第 159 章 第一百五九章

“咳,保成,莫要欺负你四弟。”

康熙的声音突然在藏书阁外响起,吓得胤礽与胤禛二人立即僵硬在那儿。

胤礽暗道一声不妙:“汗阿玛,您怎么会过来?”

汗阿玛应该没听见他说他是糊涂蛋的话吧?

胤禛脸『色』发白:难道让汗阿玛听见了?

康熙道:“朕去了一趟上书房,听闻你将胤禛惹哭了带到藏书阁来欺负。”

胤礽大呼冤枉:“儿臣怎么会欺负弟弟呢,定是有人诬陷!”

胤礽忙假装坐回桌前,而胤禛『揉』了『揉』自己被揍的屁股,在告状与不告状之间犹豫。

康熙绕过屏风走了过来,就看见胤禛衣裳皱巴巴的,低着头看不清表情。

“让朕!看看你在做些什么。”

康熙伸出手,问胤礽要过了他正在翻阅的文书。

从朝贡贸易的巨大亏空就可知胤礽又在忙活一些什么东西了。

康熙轻笑一声道:“朕还以为保成近些时候又在忙些什么,原来是这事。”

康熙道:“朝贡之策,沿用多年,初开海禁,不宜做过大改动。盖因百年来,外夷对我国之了解颇深,顺势而为,显大国之气,另有原因。”

胤礽怔了怔:“另有原因?”

“自古以来,儒家一道讲究的是谦逊守礼,大国之风,岂是野蛮的外夷可比?”

胤礽的小眼神渐渐变了,那是看糊涂蛋的眼神。

康熙就像是胤礽肚子里的蛔虫,稍稍细微的表情变化,他就能猜中胤礽在想一些什么。

帝王一个暴栗敲在胤礽的脑门,笑骂道:“怎么,你想骂朕也是糊涂蛋?”

胤礽吓得不敢动了:不会吧?不会吧?难道汗阿玛之前听见了?!

康熙摇了摇头:“朕可不糊涂,大清初开海禁,需尽快建立起在他国眼中的模样,难道要像那没见识的外夷一样,做那海盗掠夺之事,到了新的地方,就烧杀抢掠,尽显野蛮之风?”

“大清与西面那儿来的外夷不同,为了大清的安稳,也更该招揽邻国之间和睦交流才是。”

既然是邻国,那就更加要显示以儒雅风度,降低他们的戒心,拉拢他们。

“当朕不知道?那红『毛』子好歹也曾占据过台湾一段时日,他们干的那都是什么事儿?”

“郑氏为何会在之后顺利稳固在台湾?是当地人被那红『毛』子坑害怕了,要活命,不得不依赖郑氏呢!”

胤礽对于西方的了解来自于小美,自他懂得“殖民”一词含义中的血腥与残忍,心里就高度警惕着。

同时,他也知道,纵使周边的邻国很弱小,也就在他们近在咫尺的地方,可大清绝不会像西方国家一样进行殖民,将他们的人当做圈养起来的羔羊,这是大清目前的大国底蕴,也是大清作为礼仪之邦与西!西方蛮夷最大的不同之处。

“听汗阿玛的意思,是打算先借助朝贡之名义,与周围先往来一番,再逐渐改变贸易方式?”

胤礽小心翼翼问道。

“自郑克塽到达京城后,朝中上奏给朕请开海禁的奏折越来越多了。”康熙叹息道。

开放海禁,将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个时候开海禁刚刚好。

姚启圣的疟疾,促使比利时传教士所在的商船提前到达大清,为朝廷献上的金鸡纳树具有显着的抗疟作用。

“保成,在有金鸡纳树之前,疟疾曾是困扰大清上至官僚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严重疾病,这种树必须引进大清,在大清的国土上培育。”康熙郑重说道。

胤禛呆住了:汗阿玛……他变了。

“怎么了?”

“汗阿玛圣明啊!”胤礽眼中又一次燃烧起了希望的光芒。

“朕既然已经下令扩大海军规模,则必定将在此会有新的作为。”

胤禛恍然间想起:是了,今年大清还未与沙俄打仗,准噶尔还在西域扩张,台湾郑氏刚平,大清境内一片安定。

雪灾控制住了灾情损害,虫灾在预防中湮灭,粮食靠着投入的天然化肥与除虫剂,也许会在收货时增产……这一切,造就了康熙沿海扩大海军规模的底气。

康熙道:“朕自八岁起,便将这一座藏书阁中的书日夜参详,从未懈怠,如今已看了大半,你所查阅的这一些,朕都知道。”

康熙『揉』了『揉』胤礽的脑袋,慈祥又语重心长地教育他:“不必『操』之过急,海上朝贡贸易向盈利贸易的改变,还需要有军队做保才行。”

康熙走后,胤礽还沉浸在仰望汗阿玛光芒的余晖之中。

胤禛沉浸在不可置信中:“这怎么可能。”

胤礽笑了:“怎么不可能?”

他心情超好地将胤禛举高高,眼眸明亮而有神地注视着他:“所以,只有你一个小糊涂蛋了。”

"

阅读提示:系统检查到无法加载当前章节的下一页内容,请单击屏幕中间,点击右下角或者右上角找到“关闭畅读”按纽即可阅读完整小说内容。,,网址,: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