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 51 章

讲台上老师正说道:“井田制既是诸侯百官的俸禄等级单位,又是上位者控制庶民的计算单位,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这种土地政策被逐渐瓦解......”

她的脑中突然闪过什么,土地,农具,牛耕......

想起来了,是施肥!

她就说老觉得忘了什么东西,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给抛之脑后了!

在农村待了三年,虽然没有下过地,但对大黎现在的施肥法她还是知道的。

他们在农耕方面相当于唐的水平,基本还是采用休耕的方式,使土壤恢复肥力,或者在播种前先砍伐树木焚烧野草,用草木灰施肥,也就是通常说的刀耕火种。

不过后一种方法在她走的时候,已经很少有人用了,其一是前朝的时候过度砍伐树木导致植被大面积破坏,逐渐造成无林可烧的局面,人们只能捡点叶子杂草埋地里给土壤增加肥力,其二也是朝廷有禁令,规定了什么季节能砍什么季节不能砍。

但休耕这种方式有个极大的弊端,土地的利用率太低,风调雨顺的时候还好,若是气候稍微有点不顺,那这一年的收成基本就荒了,而且在粮食产量极低的时候,长时间的抛荒休耕必然引发严重的粮食危机。

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任何一个历史专业的学生闭着眼睛都能说出个二三四来。

以现有的条件来说,最简单方便的就是沤肥,将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与植物茎秆、杂草,河塘泥等一起放在水坑里,通过微生物发酵而成,这种肥料制作简单,随时随地都能做。

或者为了美观,也可以放在密闭空间里进行沼气肥的发酵,出来的沼气还能当燃料用。但是沼气肥一定要用一个管子把沼气通出来,不然炸了就壮观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材料和技术限制,只能再过几年工业成熟些再考虑。

现在是2月份,大黎那边农历1月份,3月份春耕,已经没有多长时间了。

还搞什么香水,回家抓紧把这一课先讲了,其他的放两天再说。

钟荧满脑子粪肥,突然听到旁边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她侧过头去,林楠借着课桌的遮掩,偷偷撕开了一袋薯片。

看到她看过去,林楠咧嘴一笑,悄悄问道:“来点吗?”

钟荧缓缓摇摇头,莫名其妙有些没胃口,一点都吃不下,甚至抚着胸口小小干呕了一下。

这节上的公共课,教室很大,两人坐在靠后的位置,老师完全发现不了她在干嘛。

林楠很是惊诧:“你身体不舒服?”

钟荧道:“估计是教室人太多,通风不畅的原因,没什么事。”

“那就好,我还以为....”

“以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