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显庆五年,武媚娘代天子处理朝政以来,臣子们对她的敬畏就超过以往的文德皇后及王皇后而二人。虽然对女人俯首帖耳心情复杂,可他们不得不承认,武后的能力要比历史上宣、赵、吕那六个垂帘听政的太后强多了,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在现今的大唐,皇帝诏命比不过太后,同样拿传旨来说,官员们在用膳的时候接到皇帝的圣旨,会把嘴里的东西吃完,整理一番服饰后再去接旨迎差。可如果是太后的旨意到府,那保准没一个人敢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连滚带爬的出来恭请圣安。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反差,是因为大伙对于显庆四年的发生的事心有余悸,连长孙无忌这元舅都不能幸免,他们这些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奸佞、谄媚”这四个字用形容,秦玉道现在的嘴脸,那是再贴切不过了,一边弯腰拱手向来传旨的内侍说尽了好话,一边用袖子为遮掩往人家手里递金子。
宰相的门房七品官,那太后身边的奴才是“几品”就有待商權了,这样的人得罪不得,有时候往往就因为他们的不经意的一句话,彻底断送了官场的前途。
看着老爹此时的嘴脸,秦睿对他的敬仰之情,那真是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一发而不可收拾!能屈能伸大丈夫,看来老爹这几十年宦海沉浮果然是历练出来了,这脸皮比洛阳城墙还厚。
旨意的内容很简单,太后娘娘在大明宫宣召胡国公父子,“叙叙旧”,难怪老爹高兴成这样呢,看来是太后娘娘不计较“自己”打那小胖子的罪过了,要不然上门的就是禁卫军了。
洛阳宫是前隋尚书令杨素担任大监、匠作大监宇文恺为副监所营造的,所以在编撰《隋书》的时候,魏征在里面写道:“始建东都,炀帝以尚书令杨素为营作大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
迁都是大事,所以杨广还特意做了一番解释:国都应出于中原的核心,西控突厥、东抚齐鲁、北定辽东、南接淮扬的地方,可以显示大隋天下独尊地位的地方,“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遍观天下地势唯有洛阳符合这一特点。
其富丽堂皇的程度,贞观年间的大儒张玄素这样形容过其中一座宫殿说:乾元殿初造时,楹栋宏壮,大木非近道所有,多自豫章采来,二千人拽一柱,其下施毂,皆以生铁为之,中间若用木轮,动即火出。略计一柱,已用数十万,则余费又过倍于此。
当然了,这只是日常处理朝政的地方,洛阳皇宫的显仁宫、西苑更是苑囿连接,北至新安,南及飞山,西至渑池,周围数百里。其内为海,周十馀里,为方丈、蓬莱、瀛洲诸山,高出水百馀尺,台观宫殿,罗络山上,向背如神。
北有龙鳞渠,萦纡注海内,缘渠作十六院,门皆临渠,每院以四品夫人主之,堂殿楼观,穷极华丽。宫树秋冬凋落,则剪彩为华叶,缀于枝条,色渝则易以新者,常如阳春。沼内亦剪彩为荷芰菱芡,乘舆游幸,则去冰而布之。
到了显庆二年,李治颁布《建东都诏》,称洛阳“中兹宇宙,通赋贡於四方,交乎风雨,均朝宗於万国”,于是改洛阳宫为东都,洛州官吏员品并如雍州,自此大唐正式实行两京制。
跟在父亲身后,秦睿如同痴儿见奇一般张望着周围的建筑,在梁柱和屋檐之间,巨大的斗拱层层叠加,错落有序,在这些斗拱的支撑下,屋檐向外伸展,像巨鸟的翅膀一样高挑上扬。庞大而不失轻灵,威严中显露活泼。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