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秦国的都城咸阳笼罩在一层肃杀的气氛之中。朝堂之上,风起云涌,权力的角逐愈加激烈。自范雎入相以来,朝政内外的势力分布渐有变化,尤其是他试图通过削弱白起军方势力,进一步巩固自身权威的意图愈发明显。白起的军事威望,成了范雎无法逾越的障碍。
然而,白起依旧如同坚石一般,表面上他似乎不为所动,隐忍而冷静,依然忠诚地听从朝廷的命令。实际上,他已经开始在张述的辅佐下,暗中筹谋应对,等待一个反击的时机。
朝堂上的风云变幻早已不再是权臣与将领之间的简单对立。范雎在削弱白起势力的同时,也在朝中大肆提拔一批对他忠心耿耿的官员,以此控制朝政。这些新晋官员表面上附和范雎的决策,暗中却各怀鬼胎,意图从中牟利。朝堂内外,暗流涌动,局势复杂。
张述对此洞若观火。他明白,单凭白起的军事威望,虽然能够震慑敌军,但在朝堂中却未必能够长久立于不败之地。范雎并非寻常之辈,他手段狠辣,擅长权谋,尤其精于以攻心术制胜。张述必须采取更为灵活的策略,不仅要保全白起的军中地位,还要让朝堂重新意识到白起的重要性。
于是,张述决定从范雎的弱点入手。他清楚范雎依赖的并非个人的威望,而是朝中那些新晋权臣的支持。这些人虽然忠于范雎,但各自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无法形成真正的铁板一块。张述开始暗中与这些权臣接触,逐步瓦解他们与范雎的同盟。
与此同时,白起依然维持着表面的顺从。他接连放弃了几次军事调动的机会,将手中权力逐渐移交给朝廷中任命的将领。表面上看,白起似乎在范雎的压制下步步退让,甚至一度显得无所作为。然而,这一切都在张述的安排之中。
在张述的策划下,白起选择将一部分军权暂时交给了那些表面上忠于范雎的新将领。这些将领尚未有实战经验,急于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以获得更多的封赏。然而,他们低估了战争的复杂性,更低估了白起的沉稳与谋略。
不久之后,边境传来急报,秦军在对韩的作战中屡次受挫,损兵折将。消息传回咸阳,朝堂震动。范雎派遣的将领在战场上表现不佳,军中士气低迷,秦国的军事威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危机让范雎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他必须稳固朝堂的权力基础;另一方面,他却无法忽视军事失败带来的后果。
正当范雎左右为难时,张述以低调的姿态向朝廷提出建议:当前局势紧急,唯有白起这样的名将才能挽救战局。这个建议立刻引起了朝堂内外的关注。那些与范雎结盟的权臣开始动摇,纷纷表示支持重新启用白起,以求避免进一步的军事失败。范雎虽不情愿,却无奈面对现实,暂时放弃了对白起的压制。
白起的复出并没有立刻改变局势,张述深知要彻底扭转局面,必须从更高层面入手。他开始秘密调查范雎在朝中的盟友,发现范雎虽然控制了大部分权力,但他的根基并不稳固。特别是那些新晋的权臣们,只要利益发生变化,他们随时可能背弃范雎。
张述决定通过利益诱导的方式,逐步瓦解范雎的同盟。他与几位朝中有影响力的重臣私下交往,借助白起的威望和军功,暗示他们可以通过支持白起的军事行动,获得更大的利益和更高的地位。这些重臣本就对范雎心怀不满,看到机会,自然乐意合作。
随着张述的暗中操作,范雎逐渐失去了朝中部分重臣的支持,而这些重臣的背离让范雎的地位愈发岌岌可危。白起在军中的影响力重新恢复,甚至比之前更加稳固。范雎虽然察觉到了这些变化,但他一时难以应对,只能暂时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然而,正当白起与张述以为局势逐渐好转之时,范雎却突然采取了反制行动。他深知自己的处境,决心不再与白起正面交锋,而是选择从背后发起攻击。他利用手中仍然掌控的部分权力,开始暗中收集白起和张述的把柄,试图在朝廷中发动一场新的攻击。
范雎秘密联络了一些旧日的政敌和朝中不满的官员,联合起来准备弹劾白起,指控他在军事调动中擅自行动、独断专行,甚至试图谋逆。与此同时,范雎还安排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朝堂辩论,准备当众揭发白起的所谓“过失”,让他无从辩解。
这场朝堂风暴的到来,使得张述感到局势骤变。虽然他早已预料到范雎不会轻易放手,但如此迅速而精准的反扑,依旧超出了他的预期。张述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应对,否则白起的军事威望将再次受到打击,甚至可能面临更大的政治危机。
朝堂上,范雎的攻击已然蓄势待发,而张述却依然从容。他明白,唯一能够化解这场危机的,便是揭露范雎真正的意图。然而,这需要更多的证据和支持,而时间显然已经不多。
正当张述深思熟虑之时,忽然有一封密信悄然送到了他的手中。信中内容让他脸色微变,但旋即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张述知道,这封密信,或许是他反击的关键。
张述手握密信,默然沉思。这场朝堂上的权力角逐,远未结束。范雎的反扑已然展开,白起的命运悬于一线,而谁能笑到最后,一切尽在未定。
秋意渐浓,秦国的都城咸阳笼罩在一层肃杀的气氛之中。朝堂之上,风起云涌,权力的角逐愈加激烈。自范雎入相以来,朝政内外的势力分布渐有变化,尤其是他试图通过削弱白起军方势力,进一步巩固自身权威的意图愈发明显。白起的军事威望,成了范雎无法逾越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