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他们怎么挑拨离间,怎么逼问,孙小明都咬定是他自己一个人干的,没有其他同伙。
“林警官,都说了,是我一个人干的。那天晚上,只有我和冯民勇一起吃饭。不信的话,你去问食堂阿姨,是不是我让她们做的菜,是不是只有我和冯民勇去了食堂。
我真没说谎!我要是真有同伙,我肯定会供出他们啊,我又不傻,多一个凶手,少判好多年呢。”
林司言打断他的狡辩,“你就别白费力气替他们遮掩了,我们肯定能找到证据指认你的同伙。到时候你就没有了戴罪立功的机会。”
孙小明靠在椅子上,无奈道:“是你们别白费力气了!我都认罪了,有什么好查的啊!多抓一个凶手,你们会有奖励吗?”
“最后问你一遍,陈欢和曾白是不是也参与了藏尸?”
孙小明信誓旦旦道:“真没有!我们做生意的人最讲究信用,从不撒谎!”
“……”
孙小明不肯招供同伙,他们只能继续查找新的线索。
林司言召开案件分析会议,重新梳理案情。
现在的任务是找到孙小明的同伙,以及确定主犯和从犯。
唐进分析道:“主犯应该是孙小明,他冲动易怒,很可能是他失手砸死了冯民勇。他的同伙们应该只是参与了处理尸体。所以他才会一个人把所有罪名扛下来。不然以他的性格,肯定会为了减刑而迅速供出同伙。”
江宁希反驳道:“那他的同伙为什么要帮助他藏尸体呢?”
唐进也想不通这点,孙小明喜欢贪小便宜,平时肯定没少贪污工厂的资产。其他股东应该很不待见他,怎么会冒着坐牢的风险,帮他处理尸体呢?
苏欣慧道:“有可能是孙小明把他们拉下水了,他们不得不帮他。”
这也有可能。他们利益牵扯太深了,孙小明应该掌握了他们不少秘密。而做生意的人很容易涉足灰色地带,经不起举报。
“反正凶手不可能是曾白。”李光耀说道,“他和孙小明不和,孙小明绝对不会给他顶罪。”
“那不一定,万一他的同伙给他好处呢?”
江宁希怀疑杀人的是陈欢。
陈欢就像整个工厂的大脑,而孙小明和曾白他们是肢体,她控制着他们,从而维持着整个工厂的运转,同样的,只有她才能让孙小明和曾白团结一致。
但她是个冷静理智的人,什么情况下,会让她愤怒地拿起啤酒瓶砸向死者?
因为被恶意催债吗?但她应该是债务压力最小的,因为她平时不需要跟原料供应商对接。
还是因为那批被积压的库存?
或者是作为一名女性,在饭局上,很容易遭遇的性骚扰?
他们调查了那天晚上的监控。
陈欢8点21分离开了办公室,2号车间门口的监控拍到了她去食堂的方向。
8点32分,2号车间门口的监控拍到曾白也去了食堂的方向。
这证明,他们两个人很有可能是孙小明的同伙。并且,死者很可能是在当晚8点多死亡的,而他们被叫去处理尸体。
他们开车去了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