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朝如今立国百年,只历经四帝,如今当政的宣帝继位不过三年,朝中大权仍掌控在太上皇庆帝手中,朝中大臣也都以庆帝马首是瞻。
大齐的建立,是前朝女真人得位不正,以少数民族之身,统领中原之日起,中原大地的起义便不断,女真立国百年,所有的精力全部用在了同汉人起义军作战上面了,这百年时间中原陆沉,各路军阀层出不穷,最终大齐太祖在岭南起事,得江南财阀支援,势如破竹,最终驱逐女真,平息国内军阀建立了大齐,虽然大齐已经建立,但是国内依然叛乱不休,边境上女真人依旧虎视眈眈。太祖,太宗经两帝平息国内叛乱,庆帝则以守城为主,给国内休养生息。
宣帝临朝,女真十万大军扣边,北疆告急,宣帝命朝中勋贵抽调子侄从军,随援军一同去往北疆抵御女真,而赵轩就这样来到了北疆。
赵轩临安侯嫡子,母亲是江南望族赵家之后,只是赵家几代单传,到了赵轩母亲一代,嫡支只有一女,大齐建立之时,赵家出力颇多,是最忠实的追随者,大齐建立之后,赵家却没有接受任何官职,仍回江南务农,太祖顾念赵家的功劳,给赵家留下丹书铁券,只要赵家后人不谋反,赵家可永享富贵。
当时的赵家家主,却拒绝了太祖的圣旨,只是换来了三次不杀,祈求太祖只保赵家后人三次,三次机会用完,赵家只要犯罪,按律法惩治。
到了赵母这一代,由于家中没有儿子,赵母同临安侯结婚后,生下了第一个儿子,赵母便要求和离,带着儿子回赵家姓赵,临安侯不允,赵家第一次动用了丹书铁券,赵母带着儿子回了赵家,让儿子姓赵,名为赵轩。
赵轩身体自小便不好,好不容易养到六岁,却是没能抗过伤寒,换了现在的赵轩而来。
没错,赵轩当然是穿越而来,他本是现代特种兵,在出任务时,因情报泄露,战死沙场,穿越来了这个世界。
对于穿越,赵轩到不是不能接受,只是他没想到会穿越来了红楼梦的世界,并且他母亲同林黛玉的母亲关系密切,因此赵轩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小便对林黛玉灌输依赖赵轩的性格,两家人见两人感情好,也就让两人定亲,待贾敏去世,赵母没有毁弃婚约,而是换了两人的庚贴,将这桩婚事彻底定了下来。
可是赵家虽然是望族,但是朝中没有人为官,终究在消息方面滞后了,而赵轩的亲爹,临安侯张广,在同赵母和离后,取了定国公石家的女儿,对于赵母,张广心中是极恨的,就是赵轩张广也是如此,因此当朝廷要世家子弟去往北疆从军的消息传来时,张广动用自己同石家的关系,硬是给赵轩弄了个军职百户,让他去北疆从军去了。
待到赵母知道消息,朝廷圣旨已经发下,赵母想挽回都难,总不能再动用丹书铁券,要知道那是赵家生死存亡才能动用的,无奈之下,赵轩只能匆忙出发,赶到京城汇合了大部队,去往了北疆。
赵母自是知道是张广害的她儿子,因此自赵轩离家,赵家便一直在江南针对临安侯和石家的产业,一时间逼迫的临安侯卖了不少家产,若不是求了金陵王家斡旋,张家的产业恐怕悉数落入赵母的手中。
对于从军,赵轩倒是觉得无所谓,毕竟前世他就是军人,只是不同的是,前世他是孤儿无牵无挂,今世不止有母亲,还定了亲,想到林黛玉那小巧精致的脸庞,赵轩便一直叮嘱自己不要出事,要安全回去。
在赵轩离家前,林如海便说过会让林黛玉入京,去往外祖母处接受教导,想来如今应该已经到了贾府,不知那大饼脸,知道林妹妹已经定亲了是何反应,还有那贾家,若是再敢柯待黛玉,待自己回去,定不会放过他们,不过眼前,还是要解决城外的敌人。
大齐建国是将女真驱逐出长城,但是女真仍然掌控辽东,又通过与蒙族联姻掌控漠北,太祖太宗两朝,一直都有对辽东及漠北用兵,太宗更是三次御驾亲征,攻占了大半个辽东,建立了辽东都司,随后大齐以辽东都司为本,建立盛阳城,防御女真。
庆帝一朝,国朝开始休养生息,边境陷入守势,直到庆帝因身体原因退位为太上皇,大齐都没有主动对女真用兵,倒是女真屡次犯边,但大齐边军精锐,倒是没让女真占了多少便宜。
而此次之所以招世家子弟从军,一是培养新人,不至于军队青黄不接,再就是女真此次犯边可谓倾巢而出,边军的确压力巨大,因此,庆帝,宣帝便下旨让世家子弟去北疆,磨砺一番。
此时,众世家子弟还是有建功立业的心思的,像贾府一般的毕竟少数,因此各府子弟都踊跃参加,唯独贾府,宁国府贾珍派了个庶子,荣国府贾赦同样如此,这也在京城中闹了不少笑话。
众世家子弟齐入北疆,他们身上大都挂着军职,大多都是百户,而赵轩却因为江南赵家的身份,在众多子弟中显得特殊,毕竟,世家之中随母姓的几乎没有,而赵家在大齐的特殊地位,也让众人颇多关注更是非议不断。
只是在有人领教了赵轩的功夫后,所有的非议全部断绝,毕竟赵轩可是连京中被称为第一高手的镇国公之孙,牛清都收拾的服服帖帖,因此到了北疆后,北疆主帅,定北侯黄山东很是欣赏赵轩,让他领了一千人,直接升为了千户,负责盛阳城外,定军堡的防卫。
赵轩欣然领命而去,在赵轩率军进驻定军堡后,当代女真大汗洪历的五子洪永基,便率麾下镶黄旗的三千兵马到了定军堡,见堡内有齐军,立刻兵围定军堡,如今已经三日了。
大齐朝如今立国百年,只历经四帝,如今当政的宣帝继位不过三年,朝中大权仍掌控在太上皇庆帝手中,朝中大臣也都以庆帝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