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启程回京

宣帝的旨意犹如一道突如其来的闪电,在演武结束后的第三日,准时抵达了盛阳城。彼时,盛阳城沉浸在一片紧张而又激昂的备战氛围之中,所有武将齐聚一堂,恭听那来自京城的旨意。然而,旨意宣读完毕,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无不被疑惑的阴霾所笼罩。

如今,盛阳军在北疆与女真的对峙中已然占据了极大的优势。数月来的节节胜利,让士气如虹的将士们满怀壮志,大家都在摩拳擦掌,精心筹备着开春之后的决战计划,一心想要在新的战役中一举剿灭女真,以绝后患,扬盛阳之威于北疆。在这关键的时刻,忠顺王被召回京城,众人虽觉有些意外,但念及朝廷或许另有安排,倒也还能接受。可忠勇伯的被召回,却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忠勇伯在北疆征战多年,其军事谋略与勇猛无畏早已深入人心,他对北疆的地形、敌军的习性以及己方将士的特点都了如指掌,可谓是北疆防线的中流砥柱。他的离去,让北疆上下的武将们忧心忡忡,大家实在是想不通,皇帝究竟为何会在这即将功成之际做出如此令人费解的决定。

圣旨所书,要求接旨后即刻启程,忠顺王当下便决议于明日破晓时分出发。他转而叮嘱赵轩尽快打点行装,那三千名特战精英,皆被忠顺王征召为随行护卫。忠顺王心怀宏愿,欲携其回京面圣,向宣帝力荐从三大营择取精锐之师,依样打造一支所向披靡的特战队,以强朝廷军威。

既得忠顺王之令,赵轩自是领命回营安排行囊整理诸事。然而,赵轩满心困惑,对于宣帝此番突然召回之举,实难揣测圣意。在他原本预想之中,大齐于北疆对阵女真已占尽上风,待来春之际,朝廷理应加派援兵,乘胜追击,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荡平女真之患,永固北疆安宁。可如今诏令骤临,自身被调离北疆,难道这片好不容易经营得颇具优势的疆土,又要被迫转为守势?赵轩的思绪如乱麻般纠结,皇帝究竟作何筹谋,实在令人费解。

赵轩把满心的疑惑暂且搁置一旁,转而全力投入到返程的准备事宜当中。他唤来林全,仔细吩咐收拾行囊的诸般细节,又嘱托赵鸣与赵广调度指挥自己带来的护卫们整理行装。遥想初至北疆时,护卫尚有五十名之众,可历经战火洗礼,如今却仅余四十五人。那五名为护主而英勇捐躯的护卫,他们的忠骨已化为骨灰,赵轩决意携其归乡,予以厚葬,以慰英灵。

当夜幕如墨般浸染大地,赵轩正忙碌于行囊打点之际,安城伯柳林竟不期而至。只见柳林的护卫手中稳稳捧着酒菜,赵轩赶忙迎上前去,礼数周全地将柳林请入屋内。

“赵伯爷,我这冒昧于夜色中前来拜访,还望您切勿怪罪。”柳林瞧出赵轩眼中的一丝诧异,率先开口解释。

“您这是哪里的话,柳伯爷快快请坐。”赵轩一边说着,一边示意林全接过酒菜,妥善安置妥当后,才请柳林安然落坐。他顺势拿起酒壶,为柳林斟满酒杯,目光诚挚地问道:“柳伯爷此次前来,想必是有重要之事相商?”

柳林微微顿了顿,目光中透着恳切:“赵伯爷,您也知晓如今这局势,您这一走,我这心里实在没底。盛阳城的安危关乎北疆之重,您在守卫上经验颇丰,不知可否指点一二,这盛阳城日后该如何坚守?”

赵轩沉思片刻,放下酒壶,缓缓说道:“柳伯爷,这盛阳城的防御,首要是人心。务必让城中军民一心,平日里要多加强训练,无论是士兵还是青壮百姓,都不可懈怠。城防设施需定期检查修缮,弩机、投石车等器械要保证随时可用。再者,情报万万不可忽视,要在周边广布眼线,提前知晓敌军动向,如此方能有备无患。”

柳林专注地听着,频频点头:“赵伯爷所言极是,可若敌军来势汹汹,兵力悬殊之时,又当如何应对?”

赵轩神色凝重:“若遇此等情形,切不可盲目出城迎战。需利用盛阳城的高大城墙,以强弩、石块抵御,消耗敌军兵力。同时,可安排小股精锐部队从侧翼突袭,扰敌心智,打乱其部署。城内粮草储备要充足,水源亦要妥善保护,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

柳林若有所思,又接着请教:“那这军队的调度和指挥,伯爷有何高见?”

赵轩道:“各营之间需配合默契,平日演练要注重协同作战。指挥官要时刻保持冷静,根据战场形势灵活应变,不可拘泥于成法。对士兵的士气激励也至关重要,赏罚分明,让他们深知守卫盛阳城的意义,为了家人、为了大齐,奋勇杀敌。”

柳林起身,恭敬地向赵轩行了一礼:“多谢赵伯爷不吝赐教,我定当牢记于心,全力以赴守卫盛阳城。”

赵轩赶忙起身还礼:“柳伯爷客气了,盛阳城有您这样尽心竭力之人,定能安然无恙。”

柳林喝了一杯酒,看着赵轩,诚恳的说道“赵伯爷,走托大,叫你一声轩哥儿,你便称我一声叔父便是,如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世叔,有话且说。”赵轩给柳林满上酒说道。

柳林听见了赵轩一声世叔,高兴的笑了,可想到赵轩明日一早便要回京,柳林便不得劲。

“轩哥儿,你明日便要进京,有些事情我得嘱托你。”柳林又喝了口酒,这才缓缓说道“去了京城,你所要面对的,比这北疆更加凶险啊!”

听了柳林的话,赵轩一愣“世叔此话,如何说起。”

柳林满脸凝重地对赵轩说道:“轩哥儿啊,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且看看如今这盛阳城的局势,咱们的敌人是那虎视眈眈的女真人。前些时日盛阳新败,北疆大军被打得七零八落,逃往山海关的余部也未曾随着忠顺王回归盛阳城。忠顺王虽看似一副懒散模样,可实则内里强盛至极,也正因如此,监军太监才不敢对咱们的每次作战指手画脚。但你要知道,此回咱们回了京城,那可就全然不同喽。京城之中,各方势力云集,就如同那暗藏汹涌波涛的深海,稍有不慎便会被卷入无尽漩涡。”

柳林顿了顿,眼神中满是忧虑,继续说道:“先说那勋贵吧,这里面大致分成两派。一派是以四王八公开国一脉为首,他们在军中根基深厚,威望颇高。另一派则是像我这般的太宗一脉,以英国公为代表。想当年太上皇登基之初,担忧太宗一脉权势过于庞大,于是重新启用了开国一脉,那贾府便是其中极为关键的存在。只可惜贾代善英年早逝后,贾府渐渐后继无人。即便如此,在京营及边军之中,仍有众多将士对贾家忠心耿耿。待太上皇禅位,今上登基之后,为了制衡开国一脉的势力,又转而重用太宗一脉,如此才形成了当下这微妙的制衡局面。可即便这般,军权终究还是大部分掌握在太上皇马首是瞻的开国一脉手中啊。”

他微微叹了口气,又道:“再讲讲那文臣,他们倒是没有像勋贵这般明显的派别之分,只唯首辅齐衡马首是瞻。那齐衡可是个厉害角色,对咱们这些勋贵向来是虎视眈眈,时刻都在找寻着机会削弱咱们的势力。而太监一脉,本是无需太过重视的,可谁曾想如今皇上竟给了他们监军之权,这一下子便让他们有了涉足前朝事务的机会,有了可以兴风作浪的资本。还有那绣衣卫,他们就如同皇上的耳目一般,遍布京城的各个角落,对百官的监督可谓是细致入微,无孔不入。轩哥儿啊,你回了京城之后,定要千万小心,莫要着了他们的道儿。”

言罢,柳林拍了拍赵轩的肩膀,便转身离去了。赵轩望着柳林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待柳林彻底离开后,赵轩独自一人静静地坐了许久许久。他的思绪不禁飘回到前世,那时看红楼,只知晓以贾家为首的四大家族最终全部被抄家,江南甑家亦是落得同样凄惨的下场。可那书中所写不过只是冰山一角,谁又能清楚这偌大的京城之中,究竟还有没有其他家族也在不知不觉间走向了抄家的末路呢?况且如今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是如此真实而残酷,并非书本上那寥寥数语所能够概括描绘的简单文字。如今自己被召回京城,就意味着即将卷入那深不见底的权力漩涡之中,这其中的凶险不言而喻。只要稍有差池,一个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甚至还会牵连家中亲人。想到此处,赵轩暗暗握紧了拳头,心中暗自下定决心,看来回京之后,自己必定得步步为营,如履薄冰,千万千万要小心应对才是。

宣帝的旨意犹如一道突如其来的闪电,在演武结束后的第三日,准时抵达了盛阳城。彼时,盛阳城沉浸在一片紧张而又激昂的备战氛围之中,所有武将齐聚一堂,恭听那来自京城的旨意。然而,旨意宣读完毕,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无不被疑惑的阴霾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