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还珠的结局
永璂在乾隆病床前继位,至于登基的典礼定在了七天后。永璂以上皇圣体抱恙,不宜大操大办为由一切从简。不过就算是一切从简,皇帝登基还是不可能轻松了。
太庙祭告天地祖宗之后,永璂也算是正式登基称帝,尊号嘉德帝。第一道圣旨自然是给自己额娘和亲生的兄弟姐妹的,静娴被封为惠正康慈皇太后,永璟为瑞亲王,七公主为固伦和静公主。之后就是给崇庆太后,奉为圣康崇庆太皇太后,然后就是给各位兄弟姐妹的。
当个远在五台山的圣康崇庆太皇太后收到永璂登基,自己儿子昏迷不醒的消息时,已经是永璂登基半个多月之后。
圣康崇庆太皇太后简直是怒不可遏,即便是自己养子亲自送来的圣旨和消息,甚至是皇上遇刺的证据都摆在她的面前,她都不相信,一定要马上回京质问惠正康慈皇太后和明德帝!
圣康崇庆太皇太后不顾众人劝阻,立刻启程回京。一路上马不停蹄,心中满是愤怒与疑惑。
到达京城那日,城中气氛肃穆,但却无一人在城门口迎接她,不禁悲从中来。她带着浑身怒火径直入宫,惠正康慈皇太后和嘉德帝早已得到消息在大殿等候。
圣康崇庆太皇太后刚踏入殿内便大声呵斥道:“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趁先皇昏迷行此篡位之事!”
惠正康慈皇太后皮笑肉不笑的看着这个她早就看不惯的太皇太后,直接反驳道:“爱皇太后慎言,永璂继位名正言顺,有密旨为证,更是敬告天地祖宗的皇帝,若是太皇太后再胡言乱语,儿媳也只能请御医前来为太皇太后好好诊治一番。“今天在场的都是可信之人,所以静娴说话也就没有顾忌。
圣康崇庆太皇太后简直气炸了,指着静娴直发抖:“你你你…”
嘉德帝赶忙上前解释:“太皇太后息怒,孙儿这皇位乃是父皇早有旨意,孙儿也是无奈之举,况且父皇如今重伤昏迷,儿臣只能担起这天下大任。”
圣康崇庆太皇太后听了明德帝的话,冷哼一声:“什么父皇旨意,哀家怎么从未听闻?莫不是你们伪造的?”乾隆在这些事情上,钮祜禄氏确实了是能得知一二的,毕竟皇帝是她儿子。
嘉德帝一脸正色:“太皇太后,孙儿岂敢伪造旨意。此事朝中多位大臣均可作证。”太皇太后将目光投向一旁的几位重臣,只见他们纷纷低头,表示默认。
太皇太后仍不甘心:“即便如此,永璂年纪尚幼,怎能担当得起这偌大江山?”
惠正康慈皇太后缓缓开口:“圣祖爷八岁登基,依旧能一手创造大清盛世。永璂虽年幼,但聪慧过人,且有众多贤臣辅佐,定不会辜负先皇期望。”
说着,上前扶着太皇太后的手臂,在她耳边低语,“太皇太后若再执意闹事,莫怪儿媳不念往日情面。”
太皇太后见没有人应合自己,自知大势已去,目光落在身边母子两个身上,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如何这么快就掌控了朝堂的,只能咬牙道:“罢了罢了,哀家老了,管不了这么多事了。”
嘉德帝安慰道:“太皇太后,孙儿定会好好治理国家,还请太皇太后安享晚年。”从此,朝堂之上永璂的统治逐渐稳固下来。
永璂虽年轻,但心怀壮志,身边又有静娴在,静娴稍微提点几句,他开始大力改革,整顿吏治,削减冗余官员。朝堂上的重臣都无一人反对,一时间朝堂气象一新。
随着朝堂的稳定发展,民间也日益繁荣起来。永璂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静娴的建议下,开始关注民生工程。他下令兴修水利,减免赋税,百姓们无不感恩戴德。
当然改革总不是一帆风顺的,平静之下暗涌流动。当白莲教的事情接近尾声的时候,永琪也从前线回来了,对于自己在外错失了皇位这件事情,即便是内心在不甘,面子上了也表现出对于皇位争夺的不屑一顾。
有太皇太后在背后撑腰,时常在朝堂上作妖。不过好在这家伙自视甚高,没什么人看得上,除了几个
第86章 还珠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