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坤宫那边,郭贵人还派贴身宫女代表翊坤宫送了一回赏赐,顺便又一副不解的问了一回宝钗是怎么得罪惠妃了,才叫惠妃下这样的狠手。
宝钗…她也正迷糊着呢,好伐。
想了两天也没想明白,宝钗不禁猜测∶难道真的只是拿她做了慈母面子?
八喜小
腊月初二,宝钗跪拜太后,又去翊坤宫和惠妃宫中磕了一回头,再去了凤藻宫拜别元春,然后便带着她在宫里攒下的家底出宫了。
薛家那边已经得了消息,此时正派了马车来宫门口接未来的八侧福晋回府。
宝钗登上马车时又回望了一回身后的紫.禁城,眼底深沉晦涩。
她不甘心!
“噗~”
湘云一口茶喷了出来,然后一脸震惊的看向胤德,“当初宝钗进宫还有太子出的一份力呢,当今怎么会同意”
太子是当今的白月光,便是为了太子也不可能同意呀。
“许是终于想起老八的好了”胤德摇头,“也可能是薛氏哪里碍了惠妃的眼。惠妃开口了,皇阿玛哪里会为了一个包衣宫女驳了她面子"
“到底是太后的人呀。”
胤德摇头,说了句太后最是随和。
哪怕宜妃姐妹没有明说,但胤德也猜测到了宝钗那份赐婚是怎么来的了。但他知道湘云对这些事情很是反感,所以直接推了个一问三不知。
湘云抿唇,一时间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了,只耸了耸肩对胤德说道∶“世事真无常呀。”
谁说不是呢。
都以为宝钗这一回怎么都能有个好前程,却不想以这样的方式离开皇宫。薛姨妈不解,王夫人不明所以,所有知道宝钗,与宝钗有些牵扯的人家都在想着这道赐婚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而宝钗一回到薛家,人就病了。
病得很重,昏昏沉沉了两个多月,等她再次醒来的时候,都已经是康熙四十七年的二月了。
此时暂不提宝钗如何,只说湘云回了京城后,先去了大观园随后没几天又去了林家。到了林家,湘云就发现贾敏身上多了几分真。
贾敏以前挺虚的。
后来说话时提起成亲嫁娶后,湘云才知道怎么回事。
贾敏以前之所以愿意装,那是为了黛玉要出嫁,为了黛玉好,让自己多个贤惠温和,知书达理的好名声。现在不装了,也是因为黛玉不用嫁到外面去了。
想明白怎么回事后,湘云别提多羡慕黛玉了。
她也想做林家的皇太女!
林家的皇太女则是满心满眼的羡慕湘云。
说走就走,还将大清万里江山走了大半。不光自己过得快活,连亲事都…云丫头怕是泰半女孩羡慕的对象了吧。
"……便是没有当今这道赐圣旨,薛姑娘也不好嫁人的。"去黛玉的院子里与黛玉围炉说话,二人不由说起了宝钗。
一般的人家未必不介意她当初与八爷那段过往。
再一个哪怕时过境迁,其他的皇子若爱惜名声,便也不会夺八爷所好。
宝钗的这段过往就是她翅膀上的旧伤,看着好了,其实永远都留了疤。便是她将来真的如愿以偿的入了新帝的后宫,这件往事也足够旁人抨击她,拉她下马了。
“挺替她惋惜的。”湘云抿唇,也认同黛玉的分析,“那么一个人,可惜了。”
宝钗心机手段都不缺,却不是削尖了脑袋给人做妾,就是拿自己的婚事做筹码。若用在旁处,未必不能将自己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所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宁为凤尾,不为鸡头吧。
“人各有志罢了。”黛玉用她新得一套茶具给湘云演示茶道,泡的是凤凰单纵,配着新茶具到也清雅。“我和她没什么接触,只家常总听姐妹们说她聪慧过人,端庄大方。在宫里那些年,也瞧得出来她聪慧不让旁人。既是聪慧之人,你又何必替她惋惜。"人家知道自己要什么,你以为的好,人家却未必看得上。
至于这份赐婚,未尝不是她求仁得仁。
湘云想了想笑道∶“你说的对,是我着相了,她本就是奔着前程富贵去的。”都是爱新觉罗家的爷们,嫁谁不是他家的媳妇呢。
黛玉闻言便也没再多说。其实因为她的亲事,让父母生了嫌隙隔阂这事,黛玉心里一直不好受。若早知道会这样,她一定不会说什么招赘的话。她原无意婚嫁,也不想离开父母家人这才想要招赘。她何曾惦记过林家家业
以前总觉得爹爹是疼她的,现在却不敢那么想了。
好在她还有母亲。
只是心里委屈,又不好表现出来,一怕母亲心疼,二怕母亲再做出什么事来。
将茶杯推到湘云面前,黛玉轻声问道∶“婚期已经定下来了,可有什么事要咱们做的?”
刚刚在正房与贾敏说话时,贾敏也跟旁人一般问起了湘云和胤德的亲事。
前日胤德和湘云就亲事一事进行了一回非常正经严肃的沟通。
湘云可以慢慢安排她那套求婚操作,但旁的事却也可以一同操办起来。
比如说吉服要开始制做,一应成亲物件要置办,还有婚期也可以提前定下来,毕竟喜帖什么的要提前几个月发出去,还要给远道的客人一个赶路时间。旁的不提,光是打造上好家俱,就得小一年。
湘云想想也是这么回事。
原本湘云准备在夏天的夜里,在一大片盛开的玫瑰花田中,放着烟花求婚。等求婚完再操办婚事,婚期就要定在四十八年了。但胤德又说四十八年没有成亲的吉日,如果不在四十七年里成亲,就得等到四十九年的秋天。
其实四十七年和四十九年于湘云来说没区别,不过自打回京后见天的被人催问婚事,湘云便想着早点成亲,早点消停,便决定在四十七年里完成人生大事。
胤德早就拿了两人的八字去请成亲吉日了,四十七年下半年,只有两个好日子。
一个是八月初五,一个是腊月二十。
因迎春定的就是八月初五,所以湘云挑了腊月二十这日。
新房就是湘云现在的院子,等过了年湘云就要从现在的院子里搬出去,等成亲的时候再搬回来。里面的家俱摆设全都不用,待房屋粉刷一新后,削德会带着他的嫁妆来铺房。
不过新房的家俱式样则还是由湘云和胤德一块设计,然后再打出来。
胤德早好几年前就准备好了打家俱的木料,只等湘云定了设计稿就可以打出来了。而湘云会怎么设计他们的新婚家俱,胤德还蛮期待的。
俩人一晚上就将一些成亲的大方向商量完了,转天湘云出门有人问起亲事时,湘云都笑眯眯的告诉人家∶
定了,明年腊月二十。’
日子定下来后,婚礼的喜帖也要开始弄起来了。
请谁不请谁,总要出个名单。像是崔家和那拉家,他们都阖家不在京城,送喜帖要数日,若是来参加婚礼也要数日的功夫才能进京,这些都要提前算计好时间才行。
湘云觉得这些事情过了年再商量都来得及,所以仍旧在年前过着走亲访友的欢快日子。
离开京城好几年,有太多话要说了。
湘云“现在还不知道呢,若有用得上你们的地方,我肯定不跟你们客气。看嘛,二姐姐成亲的时候就知道了。”
说起迎春,又说了一回给迎春的贺礼,黛玉与湘云商量了一回贺礼的事话题又转到了明年春闱上。
之前有一场舞弊案,有个叫人哭笑不得成因是监考官年纪太大了。后来针对这个事,朝廷虽没下明文,却也对各地官员进行了一回年纪统计。
当今上了年纪,他自己都时常感到精力不济。那些地方官员岂不与他的情况差不多?虽然不想承认自己老了,也不想动这些上了年纪的老臣,却也不得不做点什么。
当今其实是不想做什么的,但胤德却在一旁说风凉话。反正你不做,后来的皇帝也会做。到时候未必会说你优容老臣,只会说你老了,没迫力了,昏庸了。与其让人踩着你立好皇帝人设,你就应该自己支楞起来。
话超难听,却也将了当今一军。然后这个时候,朝廷就有了一线和二线的区分。
上了年纪的官员退二线,俸禄照例发,直至官员自己提出退仕。而新调过去的官员任一线,以助手的身份开始协助和接替二线官员工作。
这是个折中的办法,不过户部却因此多出了不少官员俸禄。于是胤德又贱兮兮的说当今忒会败家了。
不过这种事情也只是个过渡阶段,等将来四爷上位,朝廷肯定会出台相关政策。
至少五六十岁的人是别想再参加科举了,便是参加了也不会录取。
因着一线二线这样的安排,胤德之前便跟湘云猜测明年春闱时会不会扩招一下。
若当真如此,那宝玉撞大运的机会也就更多了。
撞大运不撞大运的,黛玉倒不是太关心。主要是她这人心气高,才学也是杠杠的,宝玉那点水平,在黛玉看来多少有些浅。
这是学霸对普通学生的秒杀。
哦,宝玉这个普通学生是跟湘云那个学渣对比出来哒。
其实集玉也盼着宝玉能考出名堂来,哪怕看不得王夫人得意的贾敏也真心希望亲侄子有个好前程。不过就这次秋闹的排名,宝玉得将脑袋撞破了才有可能撞出个同进士来。
不抱啥希望啦
“我听说二舅母相中了直郡王府的嫡出三格格。”黛玉轻声将从贾敏那里得来的消息说与湘云知道,“还听说甄家那边也有意与外祖家联姻。”
“江南甄家”
湘云闻言,眉头就跳了一下,她记得原著里,江南甄家最后是抄家了的。贾家好像还帮忙窝藏了家财。
黛玉点头“嗯。听说他们家也有个哥儿叫宝玉呢。外祖母好像更觉得甄家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