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第 269 章

然后宁嬷嬷就给拦住了,一天只能散四回步,一次最多三刻钟。

聊胜于无吧。

湘云很珍惜每天散步的机会,就跟坐牢的人见天的盼着出门放风一样。每次出门都是快乐的像出笼的小鸟,每次结束都会恋不舍,磨磨蹭蹭。

湘云怀孕后,并没有出现什么食欲不振,孕吐等症状,胃口极好。宜妃姐妹时常会赐下些东西过来,五福晋和几个相熟的福晋也会隔三差五送些果蔬过来。

因为运动少了,吃的又不见少,湘云更显富态了,好在宁嬷嬷是有真本事的,并没有叫湘云胖太多。

相较于湘云,迎春到是好一通折腾,食欲不振,吃什么吐什么,刚怀上两个多月就开始出现腿抽筋这种症状,整个人都肉眼可见的憔悴了。

等到贾母三七过后,邢王等人再心不甘情不愿也在择定的吉日中离开京城后,鸳鸯派人去仇家请迎春,大家都被她那副样子吓了一跳。

这才二十来天没见,怎么就瘦成了这样?

和她一比,湘云更显气色红润了。

贾母生前用过的东西,都被贾敏要了过去。当着邢王两位嫂子的面问她两个兄长,她要老娘旧物做纪念,你们开个价吧。

赦政二人自然不会跟贾敏要银子,邢王二人到有心不叫贾敏全拿走却也插不上话。最后贾敏也没亏了她两个哥哥,一人给了一万两银票便将贾母的旧物带走了。

值钱的东西几乎都被放在了遗产里,这些也不过是一些家常用惯了的旧物罢了。

鸳鸯通知黛玉去领遗产的时候,贾敏想了想并没有跟过去。长辈里就她一个在京城的,这种时候她不好参和。

黛玉,迎春和湘云都先后到了,其他人也都早早在贾母的荣庆堂里等着她们了。

宝玉带着琪琪格逛荣庆堂,跟她说这是谁小时候住过的,那里是谁的屋子,站在碧纱橱里回忆小时候的趣事。

等人都到齐了,大家都叫湘云和迎春先抽,说他们是姑奶奶,理应她们先抽,其实没说的都知道这是顾忌湘云九福晋的身份呢。

湘云伸手在凤姐儿和贾琏所在的方向指了指,到也没跟他们客气,上前几步抽了一个竹筒出来。

走到迎春身边靠着迎春坐着,与她一同看她俩这份。

湘云抽完,大家又齐刷刷的看向黛玉……

黛玉,惜春,探春,巧姐儿,贾环,贾琮,贾兰以及凤姐儿的小儿子都抽完了,剩下最后的那份就是宝玉,李纨和贾琏的那份了。

宝玉和贾琏都没上前,而是请李纨将最后那个竹筒打开。至于这一份要怎么分,自有凤姐儿和琪琪格与李纨商量。

不过琪琪格得了宝玉的话,不会跟人争抢什么,即便宝玉不说,她也不会跟人抢就是了。而凤姐儿虽然也是贪财的一批,但她却也知道不能因为这点东西就跟琪格和李纨闹什么不愉快。

到不是凤姐儿看不上这点东西,只是比起这些看得见的,只能分个三分之一的遗产,有些事情更重要罢了。

贾母的嫁妆真的很丰厚,早些年管家更是得了不少好东西,这些年逢年过节,生辰寿日也有不少人孝敬她好东西。

将这些私产平分十份,每一份都够小户人家富足一生。而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也确实不在这些出身富贵的人眼里。

迎春叫湘云先挑,湘云却无所谓。她原是想让迎春先挑,挑完就是她的。后来又想到迎春的性子。知道让迎春先挑,她肯定会把好东西都留给自己。

想到这一点后,湘云便接过清单从头扫了一遍,然后用指甲在相中的物件上掐出一道痕来。

每一份遗产里都有数亩良田,首饰,摆件和家具,湘云她们手上这一份也不例外。湘云挑了一架紫檀透雕屏风,一个墨烟冻石鼎,其他的便都没要。

“妹妹再挑些吧。”迎春见湘云只挑了两样不由又劝了一回。

“不过是留个念想,这两样足够了。”湘云将迎春递过来的单子又给她推了回去。“记得回头让人重新誉录一份送到衙门里记档,也好添进你嫁妆单子上。”

迎春点头,明白湘云这么吩咐的用意。

姐俩正说话呢,探春和惜春几个就过来了。

他们的都是一整份的,不存在分配问题,不过他们过来则是来问湘云件要紧事的。不知九阿哥的银行保险柜业务能不能放下这些东西。

旁人不能,你们也得能呀。

湘云知道她们这是防着东西留在自己手里回头邢王等人回来会惦记。存在妥帖的地方,也省得打这些闲得蛋疼的口舌官司。

黛玉的那份,人家直接叫人抬回她新修好的别院里了。而贾兰和巧姐儿姐弟的则都交给各自的母亲保管。

湘云让人抬了她挑的那两样东西回私宅,又直接派人去衙门给迎春的东西记档。原以为迎春会将东西抬回家,不想迎春想了想竟然也跟姐妹们一样将遗产存在了外面。

李纨不知是防她婆婆还是什么心理,也来了个''随大溜’。

遗产一分,大家又在荣庆堂仔仔细细的转了一回,最后所有人按着以前的习惯去了梧桐院。

没有饮酒,只随意吃了些点心瓜果才一起离开荣国府。

没错,就是一起离开。

留下贾琏一家四口,其他人包括贾琮都跟着回了大观园。

这些年他们一直住在大观园里,早就将这处世外桃源当成了自己的家。不过他们也知道这里也住不了多久了。

三年后,总是要各奔东西的。

“走着走着就都长大了。”然后就都走散了。

贾琮准备买处宅子,原本还缺些银子现在有了贾母分给他的遗产一下子就凑齐了。

荣国府先是大房二房分家,然后大房也会分家。不过前者是因为贾母没了,后者则是要等到贾赦和邢夫人都没了的时候。不过趁着现在手里有银子,长辈们都不在京城的时候先将宅子买下来,也省得将来再置办了。

巧的是贾琮的这个想法,贾环也有。

贾环还想着将赵姨娘接出来呢。

兄弟俩年纪相差不大,原都是庶出,也都能互相体谅对方,这会儿说起置宅子的话题,两人又起了买到一处做邻居,互相照应的想法。

之后守孝的日子里,兄弟俩便时常出门看房。看了将近两个月,二人终于买到了两处相邻的三进院子。

置了房产,又买了下人看宅子,最后花了一点钱请了万项工队的人对宅子进行修缮。

不光收拾房子,二人还在自家各打了一口水井。

原来他们买的房子都是没有水井的,这一片吃水都是去胡同口的公共水井打水吃。两人好歹也是出身大家,知道这种情况后想都没想的就让人在自家开井了。

贾环和贾琮买宅子的事没埋着宝玉和贾兰,然后这叔侄俩也不由想了一回以后。

大观园给他们住着,但这里毕竟是元春的。二房分家后也会搬过来,估计会住在园子外面这几处院子里。

宝玉想的都是出孝后外放出去,所以也没想过家产如何。

贾兰和宝玉想的差不多,他也是一心等着出孝后参加秋闹。

他其实也是希望能够外放做官的。

带着他老娘一块出去。

贾兰心疼他娘。他娘青年守寡,心如槁灰,日子过得寡淡无味。他们俩娘辈份又小,如果留在京城,他娘的日子仍旧是现在这般。

出京外放就不一样了。

介时他娘也是老夫人,可以穿金戴银,描眉插凤,不必守着那些破规矩。

他从来都没见过他娘穿过一件带颜色的衣裳,更没见过他娘带一件好看的首饰。出京后,没了面慈心恶的祖母,他娘想穿什么就穿什么。

总之就是叔侄俩一个为了孝道,一个为了理想,谁都没想过要留在京城。

和贾兰只想带走李纨相比,宝玉要带琪琪格,要带探春,还想将惜春也捎走。不过叫宝玉没想到的是没等出孝,归化城的四公主便派人来接探春了。

琪琪格成亲前后都有给她亲姑姑写信,自然也跟她亲姑姑提了几回探春。不知是为了亲侄女还是真的想要个能干女官,四公主派人来京城送东西的时候便来大观园接探春了。

说实话,这就像是现代社会,私企老板给亲戚面子在公司里塞了个关系户做员工那般。于四公主来说,是松松口抬手的事,可于探春来说,却是一个全新的人生和机会。

这两年探春满心想的都是跟着四公主开创一片新天地,此时机会就摆在眼前,探春恨不得立时就冲到归化城,又怎么可能推迟。

她素来果绝,此时也不曾犹豫,问明启程的日子便回了荣国府。

她去见赵姨娘。

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临走前怎么能不去见一见自己的亲娘呢。

当初她和贾环一被记成了嫡出,姨娘就用一种决绝态度跟他们断绝关系。表面上说太太抢了她的孩子,她没有攀高枝的儿女。可实际上是为了什么,不说探春,便是贾环也心知肚明。

到底是母女相见,又抱头痛哭了一回。赵姨姨虽不舍探春,却也知道这是探春的机会。

没了老太太,老爷又是那么个德性,二太太指不定怎么借着亲事摆布她的一双儿女呢。

赵姨娘将这些年攒下的贴己拿出来想要让探春一并带走。

穷家富路,多带些银钱不光能让她放心,说不定到了草原公主府也能有更多的用处。

探春知道自己不要,姨娘一定不放心,想了想就拿了三分之一。

赵姨娘不是个好人,但对她的这双儿女却做尽了慈母之事。

……

探春从荣国府出来,又去各处辞行。除了真心不舍迎春湘云黛玉等人外,其他地方都是为了以后联系和进一步巩固人脉。

探春是女校出身,多少校友暂且不论,只说她之前可是进过学生会的,光是历练出来的能力和积攒下来人脉就是她最大的本钱。

想要让公主看重她,这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湘云等人知道探春要走,都替她高兴。

没有什么是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为理想打拼更好的安排了。

贾家在守孝,也不能为探春办什么饯行宴。湘云到是能办,可探春也要守孝,因此饯行宴改成了茶话会,所有人都聚在大观园小书房里,说说笑笑了一通,这才各自留下一份礼物送探春离开。

探春离开的那天,万里无云,微风吹过树梢,看着一身利落骑装将一头长发编成一条麻花辫的探春坐上马车,大家心里纵有万千不舍,也都满面笑容的送她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