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长安北望 第七章 短兵相接

赝品 叨狼 2550 字 2022-09-16

“啊——“我吃了一惊,望向王凤珊的日光多了几分尊重,然后将头盔脱了下来。捧在手,默然不语。

身后的众将纷纷效仿,为死难在绥德之役的将士们默哀。

通向城门的吊桥上插满了残缺不全的羽箭,有些依然在燃烧着,碗口粗细的木排上已经缺了不少,露出了天窗,惟独没有改变地就是用来升降吊桥的铁链绞索,只是上面多了一层厚重的油光,显得闪闪发光。

人马一踏上吊桥,就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声音。脚下虚浮,左右晃荡。

进入城门洞的时候,头顶上面的木制横粱上余焰未熄,一桶水泼了上去,滋滋地直冒清烟。我看了眼前的情景。方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城门失火会殃及池鱼!因为现在的城门都是木制结构,极容易失火,而一旦失火,救火用的水,正是从护城河里面打出来的,如果需求量再多一些的话,里面的小鱼小虾就只有晾在烂泥上蹦达了。

绥德城并不大,方圆几里而已,不过在西北这地方就算颇具规模了,尤其是他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可谓陕北重镇党项人南下的门户,因此李继迁才会扬长避短兴师动众地围困绥德,若非守军的准备工作充分,指挥者尽忠职守。而我们的援军又来地及时,还真有可能被他在几日内攻下。

进入城内后所受到的触动更大,数不清的伤者就那么躺在地上,污水和泥垢同血腥混杂在一起,招来了无数的蚊蝇滋扰,城里面一片臭烘烘的味道,闻之欲呕。

“大人,请到府衙暂且歇息。”王凤珊在前引路道。

“不急!”我摆手道:“传令三军,统计伤亡数字和战果,入城救治伤者,将粮草辎重运进来。”

绥德城的粮草尚且充足,只是药材奇缺,因此很多伤者都无法得到及时地救治,最终耽误了伤情而死。

我在王凤珊等人的带领下,在绥德城巡视了一周,发现城墙已经有多处破损需要修补,而城内的居民因为协助守城,也多出了不少的孤儿寡妇,真是遍地哀鸣之声,不觉心哀怜不已,破坏容易建设难,党项人国困十日所造成的伤害,怕是要用几个月才能恢复过来了,而且有些东西,是再也复原不了的。

看罢城百姓之后,我随口问道:“王指挥使的遗体在哪里停放?本使应该去看看了。”

王凤珊有些苦涩地回答道:“多谢杨大人,不过不必了,当日先父在城头上指挥抗敌,流失后跌落城下,尸首早已不堪辨认,再也找不到了!”说罢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周围诸将听了,莫不心下惨然。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我有些感触地安慰王凤珊道:“大丈大马革裹尸,就是为了上报国家,下安黎民,若非有王指挥使这样精忠报国的英雄,哪里有我大宋万里河山地安定?王将军请节哀——“

“多谢杨夫人——“王凤珊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低声说道:“小女只是因为先父殉国,城将领死伤殆尽,才临时担负起指挥之责,并非是朝廷所命。”

“哦,原来是这样——“我沉吟了一下后问道:“小姐家还有什么人?”

王凤珊回答道:“先母早逝,如今父亲又战死,家只留下一个十四岁的小妹了。”

苦命的孩啊!我心又叹了一声,决定道:“有道是承父业,既然王小姐已经有了担任指挥使的实战经历,又保住了绥德城,这指挥使一职,理当由王小姐担当!本使身为枢密院剔使、西北安抚使,奉皇命平定西北边事,有权力任免西北军政要员,具体的委任书,本使当亲自上奏朝廷,请皇帝陛下降旨!”

“多谢杨大人——“

“有王小姐为指挥使,我们就不用担心了——“

令我深感意外的是,首先对我表示感谢的不是王凤珊自己,而是绥德城的军民人等,看来王凤珊与她的父亲确实深得人心,得到了全城军民的认可。

很快地,战况统计出来了。

绥德一役,守城的人马损失了将近两千人,我的禁军伤亡有百余人,党项人的损失更为严重,在攻城损失了四千余人,在这次的追杀损失了五千余人,总计万人左右,这么大的损失,令李继迁不得不收缩兵力,退回原先占领地银州去,而党项各部的酋首也闻之惊心,袭扰活动大为收敛,主要兵力都退出了长城,西北战场上很快地平静了下来。

西北各军州在得到我的支援之后,开始清剿流散在各地的党项族散兵游勇,修整工事,安抚军民,百姓们的生活逐渐地恢复了正常。

我在地图上面比画了很久后,终于决定,出兵攻打敌人的重要据点——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