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盛八年二月,杨秀奉陆灿将令督军淮南,窥伺淮北。
——《资治通鉴;雍纪四》
周氏兄弟辞别顾元雍,便要下楼,但是酒楼之上却是气象大变,所有的闲杂人等都已离去,那四个原本坐在最外面座头的青年已经双双拱卫在最左侧竹帘之外,渊停岳峙,气度沉凝,接过四人身前的时候,周明、周晦只觉八道冰寒的目光在自己身上一闪而过,便已汗透重衣,这等威势,必不是寻常人物。而且两人眼光瞥去,已经看到杜凌峰立在帘外,神色恭谨中带着淡淡的戒惧,便知道这帘内那个灰发霜鬓的青衣人就是顾元雍所说的贵人,只是却想不到会是何许人罢了。两人不敢窥伺,匆匆下楼,周晦心中却无端想起那青衣仆从的幽冷双目,只是奇异的,却是想不起那人形貌。
我站在窗前向下望去,看着周氏兄弟招呼街上父老,帮忙安排庄青浦的后事,不由指着他们道:“我未免太多事了,其实南楚俊杰无数,一旦到了国破家亡之际,便此起彼伏,层出不穷,无需我费心警示,皇上也会知道平楚的艰难。楚人便如水一般,看似软弱可欺,但是若是真得激怒了他们,便会面临无孔不入的反击。如今我们占了上风,不过是尚未逼近楚人心目中的底线罢了。若不能让楚人彻底失去对南楚王室的信心,纵然铁蹄踏碎江南山河,也只能得到断瓦残垣,荞麦青青。”
小顺子答道:“公子之意,也是为了能够多留下一些南楚俊杰,免得损及天地灵气,一片悲悯之心,苍天也必然见怜,怎会怪公子多事。”
我微微一叹,想到这些曰子蛙居舱中,到了广陵之后,舍舟登陆,一路上餐风露宿,分外艰辛,南楚淮东军并不轻与,想要穿越重重防线,若没有熟悉地理的秘营弟子带路,只怕我们这么多人没有可能无声无息地到达楚州。不过我们所走的路途虽然艰辛,却也是两国秘谍往来之途,一路上没有少遇到那些往来秘谍,都是靠着小顺子的指点,避过这些人的耳目。
进楚州城却是使用呼延寿等人携带的虎贲卫令牌,我一路辛劳,便让呼延寿去见裴云,自己在路边寻了一个酒楼准备休息一下,不料竟看到这样的场景,庄青浦上楼之时,我便看去他已命悬一线,以我的医术也已经无望回生,心中不忍之下,便以丹药相赠,随不能绾回他的姓命,却可让他多活几个时辰。只是这庄青浦却是择善固执,竟然不肯接受,虽然说不过是几个时辰的区别,但是人谁不是贪生而畏死,他如此绝决倒也令我倾慕,只可惜天妒英才,不能挽回。
这时,帘外传来裴云清朗的语声道:“淮南节度使,徐州大营主将裴云请见。”
我微微一笑,指着帘外道:“都进来吧,哪里还要这么多礼节。”
裴云此时早已化去身上酒气,闻言整理了一下衣衫,对着这个就连自己的恩师也是十分敬重的人物,他丝毫不敢轻慢,更何况这人昔年对自己尚有恩情。见江哲这样吩咐,便带了顾、杜二人一起走了进去。
进得帘内,裴云单膝下拜道:“末将拜见侯爷,不知侯爷竟会到此,未曾远迎,尚请侯爷恕罪。”
我上前搀起裴云,笑道:“你如今已经是堂堂的节度使,何必这样多礼呢?我是私行至此,皇上想必还不知道呢?”
裴云心中暗道,不论你如何前来,若没有你在此,我也不便轻易解除高秉军职,去了内患,若非罗景已经遇刺,有了这人支持,自己也可将罗景免去,只是想到此人一来,许多为难之事便不再成为麻烦,这一拜他就是心甘情愿。
我隐隐猜知他的心意,微微一笑,目光转向顾元雍,见他神色惊骇,想必已经猜到我的身份,正在奇怪我本应该在定海,为何竟会到了楚州吧?
上前一揖,道:“这位想必就是顾大人吧,本侯表兄在楚州任职,多蒙大人照顾,在下待他致谢。”
顾元雍心中茫然,不知所措,江南江北音讯隔绝,荆长卿那等小事自然不会流传过来,见他茫然,我给小顺子使了一个眼色,小顺子上前淡淡道:“嘉兴荆氏乃是公子母族,现任家主荆长卿便是公子表兄,曾任楚州长史,蒙大人青眼,心中感佩非常。这一次公子途经嘉兴,荆长史托公子转呈谢意。”
裴云、杜凌峰和顾元雍都觉得脑子里面轰然,他们自然不知小顺子这番话真真假假,荆长卿和江哲一向有隙,这次嘉兴之行,两人根本没有见面。倒是顾元雍首先清醒过来,他不似裴云和杜凌峰一般担忧已经得罪了江哲,倒能够冷眼旁观。见江哲眼中满是笑意,并无责怪之意,而且此人既然声名显赫,必是喜怒不形于色之辈,若是真的因此生出怨恨,岂能侃侃直言。如今他得裴云之命,代理郡守之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的身家姓命倒多半系于裴云身上,所以自然不愿看他难堪,便出言道:“荆长史精忠耿直,在下一向钦佩,就是裴将军,虽然为了立威,将他囚禁,却也对他看重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