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然后将这次通过考试,以前有治理一地经验的人放去下等县做县令,反正还有年中考核,也算是对他们的一个监督。

至于他们做不好……做不好也无所谓,这年头上中下县的分等主要靠的是人口,下等县就是人口少,土地可能会贫瘠一些,不过韩熠会尽量分的公平一些。

在拆分之前,这些人也有事情做了——去各地收集材料,除了县令那里官方记录的,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记录下来的最好也能拿回来。

当然这些也用不到这么多人,而且肯定有人不愿意去,所以韩熠也不会强迫他们。

他还有其他事情交给这些人,之前他不是说过想要开始给国民灌输爱国概念吗?是时候让这些读书人上场了,去编写一些好听好记又朗朗上口的段子就好了。

唔,这样看起来,他可以先将翰林院给建起来了,直接把这部分人都给扔到翰林院去。

顺便愿意出去采集数据的,算是实干型,这些人回来之后就可以授官,翰林院的那些要在翰林院呆着,然后满一年之后进行考核,如果考核不合格依旧要回家吃自己,合格的话再授官。

这样会比那些出去的晚一年,但谁让你想偷懒呢?

实际上以后科举走上正轨之后,就不会有这样的分别了,管你是谁,都要扔到翰林院去呆着。

不过翰林院也是要分学士院和供奉院,供奉院的话就是安置那些比较有才学但不适合做官的人,比如说诗人词人之类的这种。

现在的文学发展还比较缓慢,当然也跟常年战乱有关系,等到一统天下之后,这些人就有用途了。

不,现在就有用途,他要用这些人去给颜徵吹彩虹屁。

在原书里,颜徵就是吃了舆论的亏,让那些笔杆子占据了上风,结果明明一代千古帝王,却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韩熠要从现在就开始铺垫洗脑,这方面必须重视起来。

韩熠的思维比较天马行空,基本上就是想到那里写到哪儿,他写的那些东西,估计送给韩岩看都看不懂。

所以到最后韩熠还要开始重新将这个东西捋顺一边,然后交给韩岩。

这些事情其实不用韩熠去操作,韩岩都能做得到,唯一就是他要洗脑民众的那些段子之类的,需要他亲自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