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对于燕国来说,想要买燕国没有的东西,只有两个选择。

要不从奇货城或者顺着赵国的水泥路买燕国没有的东西,以远远低于从前的价格、花费和时间带回燕国。

要不然,就要远行江南去买燕国没有的东西,无论是买东西的花费还是路上的花费都要提升至少六七倍。

赵燕边境的情况,从燕国年年增兵,赵国不得不保持与燕国相同的频率增兵,到燕国开始年年撤兵,赵国也逐渐空出余地在赵燕边境换防。

从永和八年开始,燕国就屡次朝赵国示好。

燕国连示好都是那么高高在上,永和帝明显能从孝帝的亲笔信上感受得到,孝帝是‘勉为其难’的接受他与对方成为相同的身份,屈尊与他示好。

所以永和帝从来都没理会过孝帝。

孝帝在信上写了什么,永和帝都是个无情的‘阅’字,也从来都不会亲自给孝帝回信。

孝帝只给永和帝写过两封信,就停止了这个愚蠢的行为。

后面再从燕国来赵国的信,基本都是两国鸿胪寺在交流。

如今见到这封燕国孝帝请赵国皇族与宋氏的人去燕国,见证燕国册立太子仪式的邀请,永和帝竟然没觉得太意外。

他不认为燕国会愚蠢到,等赵国皇族与宋氏的人到了燕国的地界后,就对赵国皇族和宋氏的人动手。

赵燕边境刚增的那五万西梁军,可都是常年与外族对拼的精兵。

除非孝帝已经做好准备,要与赵国全面开战,否则绝对不会做这等蠢事。

永和帝大致在心中分析过利弊后,抬起眼皮看向重奕,以笃定的口吻道,“你想与狸奴同去?”

重奕大大方方的点头承认,“我们不会在燕国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