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和陈国使臣大闹庆山行宫后,陈国在第一时间联系上燕国,付出让燕国满意的代价,并保证不会将‘孝帝谋害庆帝弑父篡位,庆帝遗诏中属意的皇位继承人是恭王’的事透露出去。
陈国同时要求燕国冷处理太后的事,不许任何人在燕国境内提起太后的所作所为。
燕臣们几经商讨后,终究还是觉得皇室丑闻羞于与百姓启齿,与陈国达成默契。
恭王薨逝,恭王的儿子们也都被刺杀身亡。
如今宗室中能继承皇位的人,只剩下五皇子和敬王府的小王爷们。
五皇子起码还是庆帝的亲孙子,且已到弱冠之年,没有如同太后那般野心勃勃想要干预朝臣的母亲,也不会因为头疼脑热就有生命之忧。
五皇子成为新帝,也是掩盖孝帝寿辰当天发生的那些荒唐事的最好办法。
燕国与陈国已经达成统一意见,夹在燕国与陈国之间,要看燕国和陈国的脸色生存的兖州和青州自然不会没事找事。
黎国自顾不暇,根本就没派人来参与孝帝的寿辰。
最难办的莫过于赵国使臣。
赵国使臣……离开了?
燕臣们这才发现,赵国使臣已经在整个庆山行宫都陷入混乱的时候,悄无声息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