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日军一见,必然十分轻视。沈唯敬唯唯诺诺,没有半点主张,日军必然以为他好欺负,因此就希望能在谈判中捞得极大的利益。他们越寄希望于谈判,就越不希望再作战,他们反而会变成讲和的积极的一方。如果我没有料错,第二次谈判的时候,日军会主动让步,好让谈判进行下去。”

他叹了口气,续道:“但他们料错了沈唯敬。正是由于贪生怕死,沈唯敬第二次再去谈判的时候,可能并不会像他们想象的那么软弱了。因为沈唯敬最害怕的,绝不是日军的恐吓,而是你。”

他看了卓王孙一眼,道:“任何见识到阁主风范之人,无不丧胆恐惧。沈唯敬自然也不例外。他必然会使出浑身解数,来让谈判的天平,向我们的利益倾斜。日军必然不甘心,于是谈判就会一次次进行。只要谈判进行下去,大规模的作战必然不可能。因此,我军就会得到足够的喘息时间。”

“不知,我料得对不对?”

卓王孙:“不错。”

杨逸之的眉头却蹙了起来。

“别人看到十八万与两万的对比,以为我军必败无疑。但我却知道华音阁实隐藏着巨大的力量,只要阁主将之完全释放,足以跟倭军抗衡。我所不理解的是,为何阁主不正面迎战,为何要行这些别人不理解之事呢?”

卓王孙淡淡一笑:“你也不能理解么?”

他站了起来。苍茫大地仿佛尽皆在他的足下,延展,拓为无尽恢弘。

“檀君时代,这块大地曾经历了一场杀戮。当时的人口死了几乎将近一半。十室九空虽是夸张,但十室五空却绝非虚言。其凄惨之状比今日倭寇的入侵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一百年过去后,这片土地上的人口,却比那场大杀戮之前还要多。更多的城郭被建起,更多的人口出生。如果不是有历史记录,那场大杀戮还有什么存在过的证据呢?”

“长平之战,赵国四十万士兵被尽皆坑杀。死在战争中的人口,只怕会更多。但,仅仅过了一百年后,赵国的人口并不比任何一个未经历过大屠杀的国家少。”

“西域之地有个国家叫楼兰,曾经非常强盛。直至今日,仍不时有遗迹被发现,令人惊叹当时的这个国家竟曾如此强大过。但,辉煌的楼兰却并不存在了。”

“经历过大屠杀的高丽,赵国,至今仍在,辉煌强大过的楼兰,却不存在了。站在历史的废墟上,回顾、审视,战争或者屠杀,有什么意义呢?”

他的目光无比悠远:“这场倭寇战争虽然惨烈,但成为历史后再来看,又有什么呢?”

“一百年后,只要这个国家还在,必定会孕育出更多的人,除了历史,这场战争没有任何痕迹会留下来。”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它不能成为第二个楼兰。”

“你说得不错,如果我全力出手,华音阁隐藏的神秘的力量的确能战胜倭军。我也相信,就算不动用华音阁的力量,只需让杨盟主带兵,也能凭借计谋击败倭军。但,如果倭军第二次入侵高丽,你我还会再来救吗?”

“如果大明亦陷入动荡之中,还会出兵来救高丽吗?”

杨逸之怔了一怔。

这的确是个极为尖锐的问题。

杨逸之无法回答。

甚至,这一次,若不是卓王孙亲自来请,连他都未必会到高丽来。

如果他们二人不到高丽来,如果大明并不出兵,能够救高丽的人是谁?

“一定要能自己救得了自己,才不会成为楼兰。它才能俯视历史,抹去大杀戮的存在。”

“所以,一定要有第三个人,能够击败倭军。而且这第三个人,一定要是个高丽人。”

“只有自己赢得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才能让自己的国家不是楼兰。”

“现在,你理解了么?”

风吹过来,潮湿的气息击打在平壤城墙上,飞溅而下。卓王孙的黑发飘扬在风雨中,就像是猎猎飞扬的旌旗。杨逸之在台阶下仰望着他,忽然有种仰望神明的感觉。

他的思想,的确已超越了同时代的人很多,这,也许是那些长老们为什么不理解他的原因。

甚或,连杨逸之自己都不能理解他。

卓王孙凝视着远处。

夜,已经黑了,在纷纷的雨丝中,无论多明亮的目光,都望不远。

“我想看看,它究竟能不能救得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