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派谴军司令官松井石根一看,哟,这样子可不行,当即又将主攻方向由罗店转向了大场,其目的当然是避实击虚,试图从国军左翼军群与中央军群之间的空隙寻求突破,然后迂回抄截国军后路,这都是玩剩的老套路了。
十月十五日,日军突破蕰澡滨防线,大场告急。
此时,此前投入淞沪战场的五十几个德械师大多已经师老兵疲,各战线基本上都抽调不出部队了,眼看战局就要失控,松井老鬼子“中路突破”的构想就要奏效时,不远万里从广西开来的桂军赶到了。
首批赶到淞沪战场的桂军有四个师,以廖磊第二十一集团军为主。
廖磊第二十一集团军是桂系的王牌,下辖周祖晃第七军及韦云淞第四十八军,每个军下辖三个师,装备部份法式军械,战斗力极强。
关于怎么使用廖磊的第二十一集团军,当时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打蛇打七寸,应该将第二十一集团军投入浏河战场,从侧翼猛攻川沙口、狮子林,威胁日军身后,另一种意见认为应该将二十一集团军投入大场,硬撼日军的锋锐。
国军处于弱势,所以避开日军芒锋猛攻日军的薄弱点是正确之选,不过蒋委员长在这里又走出了一步臭棋,竟然将二十一集团军投入大场正面硬撼日军锋锐,更悲剧的是,桂军上到高级将领,下到普通士兵,都将日军当成了军阀混战时期的地方军。
担纲主攻的第四十八军组织了一万多敢死队员,排着队、喊着口号大踏步向前,剩下两万多官兵也以密集队形在战场上展开,结果日军两个重炮旅团、三个野炮联队外加停泊在长江、黄浦上的日本军舰全面开火,近百架战斗轰炸机狂轰滥炸,桂军将士就像夏熟时的小麦一片片地被割倒,不到三天时间,全军三万多官兵大部战死,光旅长就死了六个,战斗结束后白崇禧心疼得嘴唇直哆嗦,好几天都吃不下饭。
这次反击失利后,国军便再没有心气反攻了,也没那能力了。
进入到十月下旬,大场陷落,战局越发不利,此时朱绍良的中央军群已经退到苏州河以南,苏州河北只剩下了88师的一个营还在四行仓库殊死抵抗,这便是524团1营,八百壮士孤军守四行的壮烈激励了无数海外华人。
陈诚的左翼军群也后退到了嘉定、南翔一线。
此时日军若继续沿着苏州河北岸向西迂回,就能轻易割裂左翼军群与中央军群之间的联系,进而各个击破,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先后投入淞沪战场的日军五个师团、重藤支队、伪满洲国军三个旅也已经师老兵疲,再无力进攻了。
就在这个时候,远在东京的石原莞尔终于撕下不扩大的伪装,露出了他锋利的獠牙,从华北划出第6师团、国崎支队,从满洲划出第18师团,又从国内紧急动员第114师团,编成了第十军准备从杭州湾登陆,抄截国军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