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才人说,需要一个经纪人,但是这样一个美貌与智慧并重的角色实在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忽然眼前一亮,那个那个谁,别看了,就是你,那个穿着背心短裤人字拖的兄弟!
我?经纪人?——开什么玩笑,我只是路过打酱油的而已……
====================我们其实很为难啊……====================
nba规定,经纪人可以从代理球员的合同中抽成4,也就是说那些傻大个儿跑得累死累活,摔得四仰八叉,每挣100美刀就有四块钱进了我们的腰包,而我们,只是需要动动嘴,动动笔,发工资的时候带着点钞机去数钱就行了。其实,哪有那么轻松啊……
我们是天生的反面角色。球员要高薪合同,制服组要花小钱办大事,球迷要看明星,专家要挑刺,而每样事情搞砸了都少不了要骂我们。比如——
某某球星——“我x。上个赛季我打那么好,到头来就给我这么一份合同,当打发要饭的呐,你这个经纪人是干啥吃的,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废柴!告诉那个老不死的,没有千万年薪老子就走人,我也是要养家的人呐!”
制服组那个老不死的——“你看,我们知道他上个赛季表现出色,但是没办法,我们薪金上限快到工资帽了,这个x年xxx万已经很有诚意了(所谓的诚意就是在球员心理价位上对折然后乘以60……您老够狠。我敢签的话回头就被炒鱿鱼了=。=!)。”——“什么?千万年薪?你你你……这是讹诈!!!”
双方不欢而散,续约迟迟未果,球迷不乐意了“那个xx的经纪人是个吸血鬼,撺掇球员要高薪,出工不出力,我们已经20连败了!xxx(经纪人名字)去死吧!”
专家炮轰——“那个xx完全没必要咬死了高薪不放嘛,先签个短期合同附加球员选项,一年后打出身价跳出合同就是自由球员了,而且那时候自由市场比较萧条,容易吊到凯子。那个制服组也是脑残,那么好一个球员就给大半个中产,这不是存心逼人走嘛!”——你说的倒是轻松,各打五十大板,看人挑担不吃力。你才是凯子,你们全家都是凯子!!!
======================我们都是专业人士======================
1999年,雷·阿伦没有聘请经纪人,而是自己与雄鹿队老板科尔谈判,签下了7年7100万美元的合约。他在事后扔下了这么一句话:“如果保持天天看《华尔街日报》的习惯,每一个球员都可以像我一样。
君子雷是我喜欢的球员,水准高,绯闻少,是个乖宝宝。但是这话我就不爱听了,好像我们经纪人就是撞大运蒙来的合同一样。99年你可是当红炸子鸡啊,只要认得阿拉伯数字,认识abc,千万年薪还能少得了你的?!
这不到了2005年夏天,君子雷再也看不下去《华尔街日报》了,因为他从2004年便开始与球队就续约问题展开的谈判一直没有进展,迫不得已,他重新请了经纪人。经纪人到底是个中老手,定下策略就是“忽悠、接着忽悠”,在自由市场上猛砸水花,勾出骑士和掘金那俩凯子奉上顶薪报价。
雄鹿老板毛了爪了,忙不迭的来献殷勤——“我说小雷啊,风兄啊,开玩笑还当真呐——”
“笑得真t虚伪”,俺心里这么bs他,脸上堆出比他还虚伪的笑容,“我知道你性格,小雷他要钱了,你也磨不开不给,你要脸,你这么给你说我不要就等于瞧不起你,是不?我还得要,这么的吧,5年9000万,最后一年球员选项。”
老板“风兄,您看,我最近手头有点紧,5年8000万咋样”
小雷扯住我,咬着耳朵说“风叔,我看这样就可以了,见好就收吧。”
“笨!”我心里连君子雷一起bs了,对着这傻孩子就是劈头盖脸一顿乱打,“要啥签字费?要啥签字费啊?!”
老板赶忙拉架,生怕把他今后几年的球队核心打傻了——“大哥您别打了。我觉得小雷说得有道理,就我现在这状况,合同不富裕,再不给签字费就说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