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页

因为最早种菜就用了沈家的院土,所以孙晴是整个小区除了沈家外最早把菜种出来, 也是长得最好的。

跟沈家嫌麻烦,同时也为了响应小区号召,将收获的蔬菜全都送到物业, 由他们统一售卖不同。

孙晴只交了物业要求,个人必须上交的那部分, 其余的蔬菜全部自己拿到镇上去卖。

知道她家里就一个人, 一个小姑娘家家的活着不容易, 小区里的领导们也不好说什么,再说她种出来的菜也不算多。

所以对于她这种行为就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而就凭着每天这收获的几斤菜,孙晴硬是把自己的日子一天天的过好了起来。

她究竟用那菜换了多少吃食没人知道。

可大家亲眼看着这小姑娘最早去镇上的时候,是拉着她那个用两个滑板改造的平板车,然后有一天她回来的时候却推着一辆改装过的三轮车。

那车虽然又破又旧,看着随时一副要垮架的样子,可谁能说它不是一辆车?

有了这辆三轮,孙晴能去的地方更多了。

她不再去镇子上卖菜了,而是开始往各个聚集点跑。

因为时间差打的好,她的菜长出来的时候大部分地方的人还在为土地污染苦恼,真没地方种出来菜的。

所以她的东西完全不愁销路。

她不仅买菜,还收废品。

因为有了车嘛,她就以比镇子上低一些的价格在聚集点里收那些小个的废品。

破铜烂铁,木块木板,反正废品站收什么她就收什么。

因为这些物件比较小,收集的时候需要的时间也长,加上数量少的情况下也卖不上价。

所以大多数人就算是捡回来也会在家里放一放,积少成多再拿去卖。

孙晴这样收,很多人也是愿意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