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平就喜欢跟这没心机的说话,况且她说的也是真话,“某说句不知深浅的话,如今会作诗的不少,但能算方田、会商工、晓方程的,却不多。郎君是做实事的人。”
小胖子认真地看着程平,程平让他看得有点发毛。
小胖子深深一揖,“能得郎君这一句话,春无憾矣。”
程平连忙还礼,心里惋惜,孩子,你生错年代了,要是生在“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你爹不知道得高兴成什么样儿呢。
程平又与这位叫季元春的数学能手小胖子寒暄了几句,婉拒了他一起吃晚饭的美意,回到自己屋里。
程平的手拨拉着一枚红蛋转圈,脑子里想的是杨华的话。就这录取率,能不能过府试,还真是个问题呢。又想起老师说的礼部试,明经科约莫是十五至二十人即可取中一人,而进士科则三五十人才能取中一人,老师早年考场得意,早早中了进士,所以觉得明经好考,现在算算,即便是明经科,也很难啊。
万一考不中……程平想起周通说的“回家娶妻生子”,心说,先达兄,你还能回家娶妻生子,我却连这个退路都没有啊。
第9章 侍郎其人
看着红蛋在桌子上滴溜溜转,程平脑子里闪过大伯、伯母、婶母的脸,若是此次不能及第,婚事还能再推多久?恐怕推无可推之际,便是身份暴露之时。
若是身份暴露,自己的命运且不说,阿姨呢?即便他们不知道当年的点子是阿姨出的,她总也算“从犯”,自己算是程家骨血,或许还得赦免,不过是远远的嫁了,阿姨……在这个宗族势力强大,法律意识淡薄的年代,程平不敢想。
自己,想到要与个没见过的平庸男人结婚,生儿育女,程平打个寒颤,若是不能尽快科考及第,等着的,或许就是万劫不复!
风吹得窗棂吱吱地响,在这秋夜的逆旅中,对着一豆灯光,程平白日武装出来的勇气和淡然全不见了踪影。
她拿出各种注疏讲义,突然觉得有点陌生,有的本子因为经常翻,已经翻厚了甚至残破了,但再看总觉得还有疏漏。有几本比较生一点,是老师前阵子新得的,是汉时一个流派的合集,这个流派本朝并不推崇,老师给程平让她增加见识用。这会儿程平却觉得,真应该看得再熟一点,万一考到呢?毕竟录取率低,可不就是得找点偏的怪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