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驾到!”
蔡京无暇细思,只听侍卫一声高喊,众人纷纷站起身,在一队宫娥的簇拥下,赵佶铁青着脸走进了大殿,十几名重臣一起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免礼!”
赵佶挥了挥手,他在龙椅上坐下,努力将心中怒火平息下来,半晌才缓缓道:“想必众卿都知道朕为什么要召集各位前来商议,朕今天已经接到童贯的快报,说西征遭遇了重大挫折,也就是承认传闻是实,西线军队已经全军覆灭,现在还剩东线军队在石州苦苦支撑,众卿说说看,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众人一起向蔡京望去,他是百官之首,当然应该由他先表态,但赵佶却望向了太子赵桓,“太子先说吧!”
赵桓今年才二十岁,身材中等,皮肤白皙,长得温文尔雅,前些年他比较活跃,加上酷爱打猎,常常和一些权贵子弟出城游猎,但自从父皇让三弟赵楷去苏州查办朱勔后,赵桓突然变得成熟了,再也不和权贵子弟厮混,整天深居简出,大臣们也很少看见他。
赵桓走出列,深深行一礼道:“父皇,儿臣也知道军法如山,败必惩,胜必赏,赏罚分明才是为帅之道,不管童太尉有千般理由、万般解释,在他手上丧送了十万大军和无数钱粮辎重是铁的事实,所以儿臣建议立刻撤销其两路经略使之职,责令其回京接受质询。”
赵佶点了点头,看来儿子一番话说在他的心坎上,但他并没有立刻下结论,这才看了一眼蔡京,“蔡相国的意见呢?”
蔡京早有腹稿,他走出来向天子和太子行一礼,不慌不忙说:“虽然童太尉的西线大败应该追究责任,但老臣认为现在还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毕竟征讨西夏的战争还没有结束,东线依旧在激战,如果东线能像之前那样发挥神勇,连战连捷,说不定也能扭转整个战局,那么作为主帅,这就是有功而非有过了。”
所有人都没想到蔡京居然替死对头童贯开脱,着实让众人大感意外,大家还以为他会落井下石,趁机扳倒童贯,不料他却是却是在替童贯说情,众人面面相觑,想不通蔡京怎么会在关键时刻手软了。
赵桓心中着实不满,立刻质问蔡京,“请问蔡相国,指挥无策,导致十万大军全军覆灭,近百万石粮食、数十万件兵甲和无数攻城武器被敌军夺走,这个责任该谁来承担?退一万步说,就算有特殊原因才导致失败,那特殊原因又是什么?朝廷该不该问清楚?至于说他进京会影响东线,那更是无稽之谈,指挥东线战役是由种师道全权负责,和童太尉何干?”
赵桓一连串掷地有声的质问让蔡京半晌说不出话来,他只得勉强笑了笑说:“不管童太尉实际上有没有指挥东线,但他无疑是这次西征的统帅,老臣并不是想替他开脱,只是觉得应该等一等,看看东线能否逆转局势。”
赵桓哼了一声,“蔡相国觉得局势还能逆转吗?”
“这个难说,西夏攻打石州近半个月都没有能破城,如果我们继续向东线增兵,让童太尉立功赎罪,再率军支援东线,说不定局势就能逆转。”
“他支援东线,只会让东线也全军覆没!”
“够了,不要再争了!”
赵佶不耐烦地打断了两人的争论,其实他早有方案,只是想让众人讨论一番,但他现在已经没有耐心再继续讨论下去,便冷冷下令道:“童太尉确实不宜再久驻京兆,须立刻回京述职,陕西路兵败,边境防御薄弱,可任命刘延庆为陕西路防御使,火速率五万军进驻宋夏边关进行防御,另外调汴京十万禁军赶赴河东,支援东线战场,交由种师中节制,所需辎重粮草极运输民夫由河东路负责筹办,朕意已决,立刻执行!”
众人这才明白,天子早已决定了,便一起躬身道:“陛下圣明!”
赵佶一甩袖子扬长而去,众大臣这才三三两两退朝,蔡京慢慢走到太子赵桓面前,满脸堆笑道:“太子殿下局势看得透彻,老臣自愧不如。”
赵桓因为有三弟赵楷威胁自己的位子,他还不能真和蔡京翻脸,便也笑了笑说:“蔡相公抛弃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令我深感敬佩,看来朝廷在关键时刻还是需要蔡相公这样懂大局、识大体的老臣坐镇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