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地的人有人振臂高呼:“国家养士五百年,不惧廷杖,为国当…”
丁柔听闻此话,笑道:“尹探huā何在?”
“为国当如何?杨大人,学生向您请教,何为为国?”
在通往皇宫的朱雀大道上,一名身穿素服的俊逸书生走来,他宽大的衣袖随风翻滚,潇洒飘逸在他身后跟着的是同装束的青年才俊,同样的风华正茂,谁言书生只有意气之争,有道是老夫撩发少年狂,本就是青年才俊,狂傲,执着不畏惧牺牲有理想,有志向如果运用好了,可破世上最坚硬的堡垒,恰似同学少年,他们的思想不曾被官场腐蚀被世俗束缚,他们是大秦帝国的将来。
丁柔的目光落在为首的尹承善身上,不由得露出了她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欣赏以及羡慕,曾几何时她也是风云人物,曾经领导高校联盟,那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丁柔以为她忘了,但看见尹承善,她仿佛回到了从前。
尹承善站在众学子面前,神情宁峻挺直的腰杆似能撑起天地“仗义每多屠狗辈无情薄幸读书人。“他将自己也骂了?不仅众人奇怪,丁柔也有一丝好奇,尹承善道:“养士五百年,你为大秦,为汉民族做了什么?信阳王府领兵世代镇守北疆,浴血疆场,安国夫人为女子中翘楚,巾帼女丈夫在丧夫丧子后依然坚守北疆,身为男儿你,还有你们…”
他的手指点着跪地的朝臣“不觉愧疚,领着国家傣禄,不思报国,却做下这等污蔑有功之人的举动,是可忍忍孰不可忍,今日我不为与你等的读书人,做一回仗义的屠夫。“尹承善,你尚未受官职此处有你说话的份儿?况且你带这么多的人来,就不怕我等转告皇上你有不臣之心,你聚众闹事。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尹承善傲然道:“志气相投,志同道合聚在一起向皇上上书,怎么是不臣?怎么是聚众闹事?太祖皇帝曾有铁律在,刑不上书生,他亦曾经在燕京书院留下过真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书生不言国事,国必亡。”
高明,丁柔不由的挑了大拇指,尹承善高中探huā却没被授予官职,虽然谁都知道他的仕途会一帆风顺,但他此时不是名正言顺的官员,认真算起来还是个白丁书生,找到了太祖帝后留下的理论依据,谁敢说他是闹事?
太祖皇帝在大秦非常有地位,虽然他在私生活上有多情好色的问题,但他留下的铁令无人敢违抗,敢违抗的皇后也故去了终结了那段恩怨,文熙帝再不待见父亲,为了江山的稳固也会将天纵奇本的太祖皇帝捧上神坛,同太祖皇后永远受后人的供奉。
不理会脸如猪肝色的老大人,不理会气都胡子一颤一颤的御史们,不理会他们的怒目而视,尹承善知道他的目的,知道如何汇聚风云,今日过后,天下谁人不知探huā郎最风流。
当时杨和曾同江南学子上书救援座师,有私心在,但他尹承善撩开衣襟,跪在宫门口,朗声道:“展开。”呼啦啦的他身后的学子从怀里拿出一张宣纸,跪伏于地举在头顶上,由低到高,他们每张纸上就一个字,一百六十八个字,合成一篇震撼的文章,代北疆的将士,代安国夫人呐喊出了心声,战死疆场他们无怨无悔,但因叛国贪财者疆场丧命不值,也许死于安国夫人怒火下的有冤枉之人,可比起疆场上枉死的将士,又算得什么?
须知当时退一步,士气丧失,蒙古铁骑入关。
丁柔欠了欠身子,尹承善不拘泥于世俗,会营造氛围,真乃人才,对他的智慧,他的政治眼光,丁柔无法轻视。
咚咚的鼓声,扬起一片沙场上的悲凉之气,尹承善借着鼓声,高声朗诵:“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贞姐儿瞪大了眼睛,直直的看着尹承善,丁柔把她抱起,让她看得更清楚些,不仅是她们,围在宫门口的百姓也都被他震撼了,有些年轻的女子红了脸,仰慕般的看向了他,他此举得了多少少女的芳心,他不得而知。
丁柔感觉她的心也碰碰的跳着“聚天下风云,名利双手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