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坊,苏府。
书房檐下的灯笼在北风里摇晃着,没事的家人已早早上床就寝,初冬的天气冷得让人手脚有些发僵,苏舜钦放下笔,搓了搓发麻的双手,脚下虽然放着火盘,但入夜的寒气仍让人难以忍受。
这段时间由于地方上大举兴建水利,加了军改上的牵扯,呈送上来的奏章比往常多了几倍,苏舜钦这个进奏院提举也忙碌异常,再没有闲情去吟诗作赋了。
京东东路和淮南东路递上来关于王伦作乱的奏章,苏舜钦作为进奏院提举,自然也是看到了,奏章上虽然说王伦领着近千叛军作乱,但苏舜钦仍认为,地方上连这点叛军都应付不是,还要朝廷派兵,根本就是无能的表现。
因此,虽然目前大修水利和军改方面都取得不错的进展,但他和王益柔这些年轻1辈,还是不太认可许清的方案,认为如许的方案力度有限,没有触及大宋核心的时弊,根本无助于地方的吏治,王伦近千叛军就能4处作乱,这就是最好的证实,若不加强地方吏治,如许的例子怕是还将不断的出现。
其实大家都知道,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都曾提出自己的革新方案,核心内容大多也都是针对吏治着手,但赵祯却偏偏采用了许清这1套避重就轻的方案,这和赵祯的性格有极大的关系,皇帝不是那种雷厉风行的人啊!
或许也正是看到了这1点,范仲淹他们几位重臣才不得不作出妥协,实行许清的方案吧。毕竟大家都清楚,失去赵祯的支持,所谓的革新不过是镜花水月。
苏舜钦有些无奈地感叹,还好,虽然许清的方案没有直接针对冗员这个核心问题,至少开了个好头,总比原来的1潭死水好的多,这两方面做出成绩来之后,范仲淹他们在朝中的声望也会增长不少,为今后的合并机构、裁撤冗员、肃清吏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窗外夜色寒气渐深,苏舜钦吹灭烛火,由丫环提着灯笼在前面引路,往卧室走去,刚准备宽衣睡下,突然前院传1片嘈杂的吵闹声,不等小厮进来通报,就见宫中宦官手拿皇帝的赦书,带着大群人闯了进来,以1个监守自盗,目没法纪之罪,不由分说便将苏舜钦抓了起来,等苏舜钦从惊愕中回过神来,已被押出了自家大门,苏家上下早已是哭声1片,邻里犬声狂吠,惊动的街坊纷纷起身查探。
苏舜钦的原配夫人是宰相杜衍之女,此时顾不得夜色深寒,让家人驾起牟子,1边抹着眼泪,1边往娘家奔去。
与苏舜钦同样的情形,这1夜在京城里还上演了10几处,弄得整个京城都为之震惊,毕竟这种大肆抓捕官员的情形,就算是在官多如牛毛的京城,也实在不多见。人们开始纷纷猜测,各种流言蜚语不胫而走,甚至有人传说这是谋反大案,弄得许多官员都惊心不已,生怕自己被牵涉其中。
就连苏舜钦被丢进了开封府冰冷的大牢后,还没弄清楚自己因何犯事,按宦官所说自己是监守自盗,苏舜钦自问,为官这些年从未做过这等事,他觉得自己被冤枉了,想到举荐自己的范仲淹和岳父杜衍,他倒是安心了不少。坚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