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启蒙,到拜师,再到成材……
一点点的磨合,一点点的发展。
人们在演出时,听到的那些流畅的音符华彩,名曲乐章的背后,都是一个个孩子日以继夜的练习,感受,学习,参悟所付出的辛勤汗水。
和08年那版自传相同。
他这本书依旧讲述着自己的学琴经历。甚至,如果买了这本书的人不自觉的会有一种“两本书的内容不是一样吗”的错觉。
可和08年那版又有所不同。
这次,老狼在书里添加了28页的插画。
其中,这28页的插画里,还有许鑫提供过的一张他教暖暖弹琴,阳阳在俩人腿下啃斯坦威的钢琴腿的搞笑画面。
整本书的基调,更加轻松。
甚至语气也更加直白。
不再有很多第一版书,那由他自己以第一人称描述,编辑润色的华丽辞藻。
整本书,其实更像是一个人口述的自传。
甚至,许鑫读到某处,还能感受出来老狼的语气:
“我寻思,为什么我不是第一名?那是我第一次输,我很难受。”
这句话要是用老狼的语气,那得是:
“我当时就XIN思,凭啥我不是第一名?啊?为啥我不是第一名!?……唉,第一次输,老难受了。”
得这么来才对。
整本书,他读起来,感觉其实都很轻松。
甚至,光看书里的那些话语,就能猜得到,以后他一定是一位很优秀的父亲。
因为,他从自己的父亲,以及自己的经历上面,学到了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同时他还看到了这本书的后半段,关于他现在生活的描写。
其中同样有关于暖暖和阳阳的片段。
“我的干女儿暖暖,许婉清。我最好的朋友,著名导演许鑫、著名演员杨蜜夫妇的小孩。
她的天赋在我看来是很高的。
我嘴馋,喜欢吃,我回国,杨蜜总会招待一桌全都是我想吃的菜。
我觉得美食是一种放松的万能药。
在他们家,我总能在沙发上找到一个最舒服的姿势,总能在一桌子菜里找到最合我口味的那一道(实际上我都喜欢吃,我都爱吃)。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抱着暖暖一起吃。
因为孩子亲近我,不亲其他两个干爹。
我又拿了第一名。
她可能现在还不知道,在她的妈妈怀她的时候,我就已经弹钢琴给她听了。
但,我想也正是因为如此,她的三个干爹之中,她和我的关系最好。
她喜欢钢琴。
明明才一岁多,可每次我弹琴,她总是喜欢看着我的手。
目不转睛的看。
和她的弟弟阳阳不同,阳阳更像是他的父亲,喜欢独处,喜欢安静,更喜欢画画,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很执着。
比如,他很坚定的要在钢琴腿上留下一排小小的牙印。
咬不动,也要啃。
杨蜜曾经跟我说过,我是暖暖的干爹,那就当不成暖暖的老师了。还挺可惜的,因为关系亲,所以我舍不得用很严苛的态度来培育暖暖。
我的回答是:暖暖的世界里可以有钢琴,但不能全是钢琴。
如果可以,我希望她的天赋能更恐怖一些。像是她的父亲那样,人生的前20年,一件和电影有关的事情都没做过。可却仍然不碍着他在20岁之后取得如此成就。
这样她的童年可以更快乐。
不会有人对她浪费天赋而扼腕叹息,她也不会觉得自己的童年苍白到只有黑键和白键。
我觉得对任何喜爱钢琴的孩子而言,都是如此。
我知道大家都喜欢钢琴,我也知道你们为了钢琴付出了许许多多。
但,有的时候,我希望大家能在练琴之余,也不要忘记,春日里的海棠花红的好看,夏日的蝉鸣震颤会让空气看起来都有些模糊,秋日的麦香总会蒸出更好吃的馒头,冬日的雪总是白的那般灿烂。
15岁之前,钢琴对我而言,五分的热爱,五分要用来改善家庭的贫穷。
就像是和著名相声演员于慊老师聊天时,他说的那样:相声是艺术,但成为艺术之前,它是解决演员温饱的手艺。
现在想想,十五岁之前的我,和谦儿哥口中的“手艺”其实没什么区别。
15岁之后,我遇到了我的老师加里·格拉夫曼。
是他告诉我,不要再追求胜利。
我曾经列过一张清单,清单上面是全世界各地重要的钢琴比赛。
我想去,我想像科比、布雷迪、乔丹、罗纳尔多这些人一样,像是一位运动员,杀入到各大“职业联盟”,拿下所有的大满贯。
但我的老师告诉我:弹琴演奏、学习音乐,不仅仅是为了获奖,更重要的,是演奏音乐的过程,以及享受音乐本身。
钢琴比赛重要么?很重要。
但,又不那么重要。
就像是我的朋友许鑫说的那样,【导演只需要顺着自己的内心奔赴终点就可以了。鲜花、掌声、认可、质疑都只是你路过的风景】
在这一刻,我想,我的老师和我的朋友在心灵上是共通的……”
看着书中那简单直白的讲述,许鑫不自觉的点起了一根烟。
挠了挠头。
老狼……还真是给他出了一个难题啊。
这序,可咋写好呢?
他都这么吹我了……我总不能跟老王说的一样:“你就写一句话:朗朗的书,真好看,赶紧买,手慢无。”吧?
要真这么写了……怕是他要遗臭万年。
嘿。
好你个浓眉大眼的王大鼻子。
好歹毒的心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