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燧无奈,只好听赵王妃的话去除晦气。
朱棣让朱高煦在家休养,朱高煦就日日在家喝闷酒,把自己灌醉。至于后院的韦氏和刚出生没多久的儿子,他一眼都没有去看。准确来说,自然那日后,他就再也没有踏入韦氏的院子。
韦氏自从知道那日发生的事情后,整日以泪洗面,一双眼睛都快要哭瞎了,整个人瘦了一圈。
好在她身边的嬷嬷和丫鬟忠心,没有因为韦氏生下不祥的小殿下,就吓得不敢靠近她。
嬷嬷和丫鬟们的精心伺候,倒是让小殿下一日日好了起来。
前几日,朱高煦派人来通知韦氏,他不会让他们的儿子上玉蝶,并且等他满月后,就会送他去庄子。
“王妃,您不能再哭了。”嬷嬷非常心疼地说道,“您的眼睛不能再哭了……您不为您自己着想,为小殿下着想,您也不能再哭了。”
“是啊,王妃,您要是哭伤了眼睛,日后怎么照顾小殿下。”
韦氏抬手擦了擦眼泪,声音哽咽地说道:“你们说得对,只是……我……你们说老天爷为何要如此待我和我的孩子。”
嬷嬷和丫鬟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的这个问题。
“王妃,您还是想想以后怎么办啊?”嬷嬷说道,“听说等皇上的登基大典结束后,王爷就要去云南,不知道会不会带上小殿下?”
“他不会带上我们母子的。”韦氏凄凉地笑了笑,“我们母子对他来说是不祥之物。”
“那……王妃,您和小殿下日后要如何啊?”
“孩子是从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不会扔下他不管。等满月后,我会带着他去庄子,日后我们母子相依为命。”韦氏之前非常有野心,想要做皇后,但是儿子的出生打碎了她所有的梦。她如今只想把儿子抚养长大。“虽然他不能上玉蝶,但是他到底是皇家血脉,母后绝不会让我们母子饿死的。”
“王妃,这样太委屈您嘞。”嬷嬷和丫鬟们替韦氏委屈。
韦氏自嘲地笑了笑:“这就是我的命吧。”说完,她又说道,“等满月后,我想进宫一趟,然后和王爷和离。”
“和离?”
“我不会霸占汉王妃这个位子不放。”这段时日,韦氏想了很多,为她和儿子想了很多出路。“和离后,我和孩子都跟王爷无关,王爷就不用被我们母子连累。”
“王妃,都这个时候了,您还为王爷考虑,而王爷他……”
“王爷并没有对不起我,这些年他待我一直很好,这次是我害了他。”
“王妃……”
“拿笔和纸来,我先写一封信给母后,向母后求一枚护身符。”韦氏微微笑道,“瞻基的胎毛做的护身符能保命,还能带来福气。我希望孩子能多沾沾瞻基的福气,这样他就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长大。”
“那日也多亏了皇孙殿下,不然小殿下怕是……”嬷嬷亲眼目睹了那日发生的事情。
“是啊,多亏了瞻基。”韦氏吩咐道,“你去我的库房挑一些金豆子和珠宝,明日和信一起送到宫里。”
“是,王妃。”
翌日一早,嬷嬷拿着汉王妃的宫牌去了宫里。
徐皇后见韦氏派身边的嬷嬷进宫,以为出了什么事情,连忙叫她进来。
嬷嬷先规规矩矩地向徐皇后行礼,随即把韦氏写好的信和礼物递给白桦。
白桦先把信拿给徐皇后。
徐皇后看完信,心中很是不好受。
“她这段时日过得不好吧。”
“皇后娘娘,王妃她……”嬷嬷把韦氏天天以泪洗面一事跟徐皇后说了说。
徐皇后听完后,语气温声道:“让她好好休养,毕竟孩子还需要她这个母亲照顾。”
“皇后娘娘,有您这句话,王妃一定会好好休养的。”
“去把瞻基叫来。”
“是。”白桦去了书房,把朱瞻基请到正殿。
朱瞻基先向徐皇后行了个礼,随即疑惑地看向站在一旁的嬷嬷:“你不是二婶身边的嬷嬷吗?”
“殿下,奴婢正是。”
“瞻基,你二婶想请你为你堂弟取一个乳名。”
朱瞻基指了指自己,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让我取乳名,乳名不该是二婶他们自己取吗?”
“你二婶想让你取。”
“因为我是祥瑞?”
徐皇后轻点了下头:“对。”
“好吧,二婶想让我取个什么样的乳名?”
“你二婶希望你堂弟能平安健康长大。”
“那就叫平安吧。”既然是乳名,随意些也无妨。
“好,那就叫平安。”徐皇后对韦氏身边的嬷嬷说道,“大名就叫韦安吧。”
“谢皇后娘娘,谢殿下赐名。”
朱瞻基奇怪道:“为什么叫韦安,而不是叫朱安啊?”
“你二叔不愿意认你堂弟,只能跟你二婶姓。”
“跟二婶姓也没有什么不好。”
“瞻基,你二婶送给你不少金豆子和珠宝,礼尚往来,你是不是该送平安一些东西?”
“好啊,那我送平安什么好?”
“送他一块你佩戴过的玉佩。”徐皇后一脸温柔地说道,“让平安沾沾你的福气。”
朱瞻基听到这话,没有任何犹豫,立马把他腰上佩戴的玉佩扯下来,随即递给一旁的嬷嬷。
“这是皇祖母以前命人给我打造的玉佩,上面虽然没有我的名字,但是有雕刻寓意长寿的寿桃,我现在送给平安堂弟,希望他能健康平安长大。”
嬷嬷一脸感激:“谢殿下!谢殿下!谢殿下!”
“日后我会常去庄子看望平安堂弟。”
嬷嬷听到这话,先是惊得瞪大双眼,随即红了眼眶,声音有些哽塞:“谢殿下……”日后殿下常去看望夫人和小公子,小公子他们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
徐皇后又说了些关心的话语,这才让嬷嬷离开。
嬷嬷临走的时候,徐皇后又赏赐韦氏不少东西。
韦氏跪在地上,含着泪朝皇宫的方向磕了三个头。她以前觉得母后偏心大嫂,不喜自己,但是没想到她如今轮到如此地步会得到母后的怜爱。
她心里也对朱瞻基充满感激。
张明珍得知徐皇后赏赐不少东西给韦氏,也派人送去不少补品和药材,还把朱瞻基小时候穿过的衣服和鞋子送了过去。
朱瞻基小时候的衣物对韦氏来说比什么都珍贵,她立马就给儿子换上。
她相信儿子穿上朱瞻基小时候的衣服,佩戴朱瞻基的玉佩,一定会变得有福气。
韦氏和平安,除了徐皇后和朱瞻基,还有张明珍挂念,其他人并不关心。
不过,接下来几日,徐皇后和朱瞻基他们暂时也没空关心韦氏母子俩,因为朱棣的登基大典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