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点了下头:“嗯,在后院遇到了。”
“皇孙殿下认出你了吗?”方丈最关心地的是这件事情。如果皇孙殿下认出圆净,那么圆净就会有危险。
“没有,他不曾见过我,并不认识我。”
听到朱允炆这么说,方丈心里便放心了。
“没认出你就好。”
“方丈,你觉得瞻基怎么样?”
“皇孙殿下吗?”方丈一脸深意地说道,“灵气逼人,又贵不可言。”
“我之前就听说过不少瞻基的传言,说他是神仙下凡,说他是真龙。”朱允炆轻笑道,“我一直以为这些传言是四叔故意散步的,并不是真的,但是今日我见到瞻基,才发现传闻是真的。”
方丈没有说话。因为朱允炆说的这些话是真的。
“这孩子还非常聪明。”
听到这里,方丈发现朱允炆的改变跟朱瞻基有关,这让他有些好奇:“圆净,皇孙殿下跟你说了什么?”
“他说我这个叔叔活着对天下百姓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反而我这个叔叔真的死了对天下百姓来说却是一件好事。”
方丈惊诧:“这是皇孙殿下说的?”
“是的。”朱允炆把他和朱瞻基说话的内容跟方丈说了说。
说完,朱允炆面露羞愧地感慨道:“我还不如一个三四岁的孩子。”
方丈听完,心中自然是非常震惊,他没想到三四岁的皇孙殿下居然会说出这番话来。
“圆净,皇孙殿下真的没认出你吗?”
“没有,瞻基他并没有见过我。”朱允炆说的斩钉截铁,“再者,四叔他们也不知道我在皇觉寺。”
方丈觉得有可能是他想多了:“圆净,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方丈,我在位的时候没有真心为百姓做过什么好事。如今我不在那个位子上,反而能为百姓做一件好事,我想放弃了。”朱允炆说出【放弃】这两个字时,一直压在心头上的不甘和忿恨在这一刻消散,整颗心登时变得轻松,脸上也不觉露出一抹如释重负的笑容,“我在位时让百姓们遭受战争之苦。我如今不在位,百姓们能过上太平安稳的日子。我不想因为我的私心,想东山再起从四叔手里抢回皇位,害得百姓再次遭受战乱,再次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方丈满眼欣慰地看着朱允炆:“圆净,你为天下苍生,放下心中的执念,贫僧替你高兴。”
“方丈,说实话,在见到瞻基之前,我心中还是不忿的,但是从三四岁的瞻基嘴里听到那番为天下百姓的话,我觉得自己很自私。”朱允炆的神色非常平静,“做人不能自私,做皇帝更不能自私。”
方丈老怀安慰地笑道:“你能这么想很好。”
“我愿意暂时放下我心中的执念,不过四叔要是对百姓不好,我还是会去抢的。”四叔费尽心力从他这里抢走皇位,并且背负着天下骂名,如果不好好善待百姓,四叔会遗臭万年。他想四叔不是蠢人,哪怕沽名钓誉,四叔也会努力“装”一个好皇帝。
“你放心,陛下会是一个好皇帝。”
听到方丈这么说,朱允炆愕然了下,随即问道:“方丈,您就这么肯定四叔会是一个好皇帝?”
“贫僧看了陛下的面相,他是帝王之相。”
朱允炆明白方丈的意思:“看来,四叔真的是真龙天子。”
“陛下是天子,但是真龙是皇孙殿下。”
“方丈,你是说瞻基是真龙?”
方丈高深莫测地笑了笑,没有回答朱允炆这个问题。
朱允炆心惊不已。他好像明白了什么,但是又说不上来。
“瞻基他……”
方丈看了看朱允炆,颇有深意地说道:“皇孙殿下将会开启大明盛世,届时大明百姓丰衣足食。”
“真的吗?”朱允炆神色有些激动地问道,“大明真的会迎来盛世?”
方丈颔了颔首:“真的,大明将会迎来不输给大唐盛世的盛世。”
“不输给大唐盛世的盛世?”
“没错。”方丈说完,端起茶盏,慢慢地喝起茶来。
朱允炆呆滞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这个时候他有明白那日方丈的话。
“难怪方丈您之前跟我说,四叔命中注定要做皇帝。”
“陛下雄才伟略。”朱允炆没有问方丈他有没有帝王之相。他低着头,轻声地呢喃道:“原来如此!”
方丈见朱允炆明白了,就没有再多言。
朱允炆抬起头来,淡淡地笑道:“我终于知道为什么皇祖父和父皇他们会出现在瞻基的梦里。”
方丈微笑道:“皇孙殿下不是凡人。”
“可惜,我看不到瞻基创造的大明盛世。”皇祖父和父皇活着的时候都想让大明像大唐那样有盛世,可惜他们没做到,他也没有做到。如今得知瞻基日后能做到,可惜他活不到那个时候。
“贫僧也想看看。”想看看大明的盛世会是什么样。
朱允炆忽然笑了起来。他笑的非常开心,笑的非常真诚,笑的非常纯粹。
“真的太好了。”
“圆净,大明会越来越好,百姓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方丈,我该斩断一切尘缘了。”虽说朱允炆剃了光头,做了和尚,但是他并没有真正的出家,因为他心中有执念,没有斩断尘缘。如今得知朱瞻基日后会给大明带来盛世,他心里不仅没有了不甘,也没有了担忧。
“圆净,这件事情不急,你可以再想想。”
“方丈,我答应过瞻基,等他下次来见我,我会变成一名真正的大师。”朱允炆玩笑道,“我这个做叔叔的可不能食言。”
方丈见朱允炆的眼里一片清明,没有之前的阴郁、沉冷、不甘、愤怒,就知道他是真的放下了。
“既如此,明日贫僧亲自为你受戒!”
“谢方丈。”这一刻,朱允炆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对朱允炆来说,做皇帝是一件非常有压力的事情。他总是担心自己做的不好,担心自己会让大臣们失望,给父皇和皇祖父蒙羞。所以,他在位的时候,非常听信大臣们的话。
大臣们夸赞他是仁君,他心里是开心的,同时又非常不安。他担心自己有一天会疏忽,做错什么事情,让大臣们和百姓们觉得他不是仁君。
为了做好仁君,朱允炆在位时一直紧绷着,不敢有一点松懈,也不敢有一刻彻底放松自己。
现在,他什么都不用做,什么都不用担心,他这才敢彻底放松自己。
日后,他会天天为大明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