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三国]落子不悔 花灯见 1506 字 2022-09-23

荀爽历来外朗,荀绲早已习惯他如此评价,也没有谦虚的推辞他对自己亲子的夸赞,只是捋着胡子淡笑道,“隐于众人,方为真隐士,棐如此甚好。”

“兄长莫要夸赞了。”虽然心中对未来有些忧虑,但荀爽还是平和地笑道,“若是让他听去了,还不知怎么与兄弟谈说呢!”

荀绲轻笑着摇摇头,没有再说什么。

虽然荀爽还在被通缉中,不过全颍川都清楚其中玄机,先前唐衡在荀爽罢官的时候就放了他一马,后来宦官集团只当是对此不知道,那些世族自然更不会追究。有了中央的暗示,再加之对荀氏的敬重,郡守即使清楚荀爽在自己治下,也未追究。

所以,他才能光明正大的跟着自己的二哥来见外人。

到了会客室,两人和小吏互相见礼后坐定,在一旁陪坐的荀彧见状也退了出去。

刚刚与客人交谈,虽然对方没有明说,但有前世记忆的荀彧只需要一点点提示便知道究竟是什么事,更不用说从对方含糊的回答中提取一些信息。

‘前世,张角是在这个时候被通缉的吗?’他皱着眉头回想着,然后轻轻摇头,‘恐怕与唐氏一般,发生了改变吧!’

即使不记得张角究竟是什么时候被通缉的,通过对后来朝廷对黄巾军的疲于应对,毫无准备样子的推测,恐怕不会太早——绝不是如今这个八月初的时间。

他没有急躁,非常平静的回到书房,从书函里将《春秋》的注释拿出来。充满骨感的手指轻轻的将编书的丝绳绑紧(3)。

“嘉以为,荀氏诸人三岁可诵《春秋》已是常例。”忽然,一个孩童的声音悠悠的从书柜后面传来,“怎得文若还要再看一遍吗?”

“只是有些心绪不定。”荀彧平和的说,并没有着急转过书柜去见自己如今尚且年幼的友人,而是将书简展开,立在原地读书。

“文若性情稳重,少有心神动摇的时候,如今是怎了?”那少年也没有走过来,只是抱臂倚着一旁立着的木胎漆面的鹤形雕塑,素纹青衣洗得稍稍泛白,少年人长得快,这件旧衣服已经有些捉襟见肘,好在天气尚热,大家都轻减衣物,不至于太过显眼,他略显稚嫩的脸庞勾着唇角调侃道。

荀彧听出其中的关心,也没有过多的解释,只说道,“县尉命人来家中,恐是有大事发生。听闻近来有太平道拦路挟众害民,大约是为此事而来。”

“如此,大乱将至。”书柜那边郭嘉笃定的说,声音稍显冷漠,“太平道势众,即使是颍川都有教众踪迹,更不用说本就不富裕的郡县,恐怕已是道方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