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让她得意,如今可好了,生了个儿子给太后抱走了,我看她日后还怎么张狂!”
一边的奴才忍不住劝郭贵人:“娘娘少说些吧,这些话传出去,只怕对贵人名声有碍。”
郭贵人却是冷哼一声:“如今我在这宫里还能有什么名声,只要她在一天,我便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说这话的时候,郭贵人面上闪过一丝冷意。
宫女满脸担忧的看着郭贵人,低声道:“宜嫔娘娘待贵人不差,贵人……”
“住嘴!”郭贵人冷着脸看向宫女:“你到底是我的奴才还是她的奴才,你若是觉得我这儿不好,趁早卷铺盖走人,我绝不留你!”
宫女哭丧着脸跪在地上求饶,郭贵人气的咬牙切齿,可是想着自己如今也就这么一个得用的,只能忍下这口气,手指头狠狠的点着宫女的额头。
“这回我就先饶了你,若有下次,决不轻饶!”
宫女流着泪点头。
八阿哥到底还是被仁宪太后给抱去了,不过她也顾念人家母子间的情分,只等到过完年后,让皇帝给孩子起了名字,这才抱走的。
这孩子还是和历史上一样,叫胤祺,长得白白胖胖的,一看就是个身子骨健壮的孩子,移宫当日,是宜嫔亲自抱着他去了慈仁宫。
毓敏听说这消息后,也不由感叹宜嫔是个聪明人。
既然不能改变这个结果,那么就只能改变自己的态度,总得给仁宪太后留个好印象,日后对胤祺也好。
仁宪太后果然十分高兴宜嫔的这个操作,连声给她保证,一定会好好教养胤祺。
这一点宜嫔自己虽然不大相信,但是面上还是笑着点头:“嫔妾自然是信太后娘娘的,只是胤祺这个孩子,自打生下来就爱哭闹,还要请娘娘多包涵。”
仁宪太后笑的见牙不见眼,只是点头:“你放心吧,我有数。”
她自打嫁到清宫,一辈子也没生养过,总觉得膝下空虚,有心开口和皇帝要一个孙儿孙女养在膝下,却总是开不了口,因为皇帝的亲娘都没有孙子孙女养呢,她又怎么好意思?
可是这回寿安宫那边总算是松了口,还一抱就是两个,仁宪太后便也活络了心思,和太皇太后通情了一句之后,就将主意打到了宜嫔身上。
一方面是因为她刚刚有了身孕,一方面也是因为宜嫔这人知情识趣,若是自己开了口,宜嫔一定不会太过抗拒,而且她身份也高,养她的孩子还算恰当。
现在果然是得偿所愿,仁宪太后又如何不高兴。
宜嫔忍着内心心酸,看着太后抱着自己的儿子一脸慈爱的逗弄,脸上却还得挂着得体的笑容,宜嫔此时才算是明白,这后宫其实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简单。
宜嫔是上午送了孩子去了慈仁宫,下午才回了自己的翊坤宫,香萍进来给毓敏禀报,毓敏也只是点了点头。
事情已成定局,想再多也无用,索性仁宪太后的确是个厚道人,因此毓敏也不会忧心她会对孩子有什么不好的,无非就是还和历史上一样,让小胤祺五六岁了还不会说汉话。
不过这事儿也好解决,她可以时常过去看看孩子,再多提点仁宪太后几句,想来问题应该不大。
只是可怜了宜嫔,到底要承受母子分离的痛苦,毓敏想到这儿叹了口气。
她其实多少能知道为何玄烨会一口将这事儿应下,一方面是为了孝道问题,一方面也是因为前一天太和殿大火,胤祺第二天就出生,哪怕知道是因为宜嫔受了惊孩子才生产的,但是玄烨心中难免会生出一些想法来。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很迷信的。
不过这样其实也好,胤祺可以和历史上一样躲开夺嫡的漩涡,老老实实的过他自己的日子。
毓敏这般安慰了自己一番,也就没再操这个心了,只是心里遗憾,看起来日后和宜嫔之间的交际会注定少一些了。
因着太和殿大火,今年的年也过得有些没滋没味的,玄烨看着不咋高兴,宫里的人自然也夹紧了尾巴,不敢露出什么喜色。
等到年节过去,玄烨的情绪这才恢复了一些,又和毓敏提起了一件事,他想在武英殿弄一个专门打造宫中用度的造办处。
毓敏对这些自然没意见,不过因为造办处还要负责宫中的营造工事,因此宫里又多了一条宫规,凡是放匠之处,宫妃们都不许行走。
这事儿问题倒不大,如今满宫上下,唯一需要营造的就只有太和殿,后宫的人也跑不到那么远。
很快又有了喜讯传来,康熙十九年二月初五,德嫔乌雅氏诞下一子,是为皇九子。
她生孩子的这个时间也是巧妙,正是玄烨高兴的时候,因此这孩子也格外的招玄烨喜欢。
毓敏在孩子满月的时候见了孩子一回,虽说比起胤祺有些瘦弱,但是长得却比胤祺要秀气一些,白嫩嫩的脸蛋,大眼睛,鼻子也长得精致小巧,当是像了德嫔。
玄烨给这孩子起了名胤祚,这名字的确听着有些大,但是祚之一字同时也代表了福气的意思,因此毓敏倒是没多想,毕竟现在为止,玄烨对承祜的看重还是肉眼可见的,想来他起这个名字的时候,也没有多想什么。
不过德嫔看起来却应当是想多了,她对这个孩子十分的着紧,满眼都是柔色,来毓敏这儿之后,毓敏提出来想要将胤禛挪过去,她迟疑了片刻,最后竟然拒绝了。
德嫔一脸笑的望着毓敏,轻声道:“这孩子到娘娘这儿才几日,如今看着倒是比之前白胖了不少,可见这孩子与娘娘有缘。”
毓敏忍不住皱眉,她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连自己的亲儿子也不想要了吗?
德嫔是个聪明人,立即察觉到了太后的不满,急忙又道:“如今胤祚还太小,嫔妾实在是精力有限,也怕照顾不周,等到过几个月,嫔妾再将胤禛接回去,要多麻烦娘娘一段时日了,还请娘娘恕罪。”
这借口倒是有模有样的,可是毓敏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不过想着德嫔跟前的事儿的确不少,而且胤禛也不算是个好伺候的孩子,要是真送回去了,她两头都照顾不到,委屈了这孩子,还不如自己养着呢。
最后毓敏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也好,我就再帮你多带一会儿,可是胤禛这孩子聪明,这段时日也一直在念着你,你是他亲额娘,可不能让孩子失望。”
德嫔听出了这话里的敲打之意,原本存着的用胤禛讨好太后的心思到底去了一半,她倒不是真的狠得下心舍弃儿子,而是思忖着皇上看重太后,胤禛待在太后这儿或许能更好,这才张的口。
可惜最后却是马屁拍到了马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