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今这行情,小叶紫檀哪里这么好找,没成想他倒是有主意,说是之前明珠家里乔迁,曾在他这儿借过几株小叶紫檀木,如今眼看凑不齐嫁妆了,竟也不顾体面,上门去讨要了。”
毓敏听着这热闹也觉得有趣,笑着道:“那讨到了没有啊?”
皇后笑着点头:“明珠这样的人物,哪里能昧下这点东西,当即就给他了,这颇尔盆也是有趣,拿了东西,便一路吹吹打打的回去了,生怕旁人不知道他上门要账似得,也是个奇人。”
皇后捂着嘴笑,毓敏却从这事儿里头听出了点微妙的东西。
明珠和颇尔盆是亲家,按理来说哪怕是真的缺这点小叶紫檀木,也不该把事情做的这么绝,这不是打明珠的脸吗?
颇尔盆能做到领侍卫内大臣,那就绝对不会是个蠢人。
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而他若是想到了还是去做了,那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明珠并不亲近太子,这一点毓敏是知道的。
在满朝文武都对太子赞赏有加的情况下,明珠这个态度是十分罕见的。
可是毓敏其实心里也明白,或许他这样的态度,才是皇帝如此宠信他的理由。
毕竟又有哪个皇帝不喜欢自己的臣子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呢?
之前颇尔盆或许还能跟着明珠共进退,可是现在却不成了。
颇尔盆已经和太子深度捆绑到了一起,而且这还是皇帝允许的,那颇尔盆只要不是个傻子,就得和明珠割席。
或许这次的小叶紫檀事件,只是他找出来的一个借口,不是小叶紫檀,那也有旁的,端看什么顺手罢了。
这念头在毓敏心里翻滚了一遍,又压了下去。
不管颇尔盆是怎么想,也不管玄烨是什么心思,自己这个时候都不必想得太多,日子还长着呢,如今也还没到那个地步,闭着眼睛,能过一天是一天吧。
四月份的时候,玄烨在百忙之中,抽空设置了一个景山官学,来约束内务府三旗的子弟。
毓敏知道,玄烨这是要大力管束内务府这些人家了,同时也可以通过此事,从这些人家中选拔出一些人才。
这事儿毓敏并不怎么操心,毕竟以玄烨的本事,这点事要是都搞不定,那皇帝也别当了。
毓敏只过着自己的闲散日子,时不时再听皇后汇报汇报太子大婚的准备事宜。
五月初的时候,宫里突然又有好消息传来,万琉哈氏有了身孕了。
毓敏听着都愣住了,万琉哈氏自打入了宫,便和个小透明似得,也不见多受宠爱,如今竟然有孕了。
不过不管这事儿新鲜不新鲜,怀了孕了那便是好事儿,该赏的赏,该夸的夸,一通忙碌下来,又给万琉哈氏的待遇提了提,这事儿才算了结。
不过也会是暂时了结,养胎该怎么养,日后孩子生出来该交给谁抚养,这都是问题,只是这些问题现在不由毓敏操心,尽数都是皇后的事儿。
毓敏也就躲个清闲,万事不问。
没过几日,又有一幢坏消息传来。
纳兰性德死了。
没错,就是那个著名大词人,承祜未来的连襟。
而且这哥还死的十分具有文化人的浪漫之感,是生着病还和朋友出去喝酒,结果喝完之后一病不起,就这么没了。
玄烨十分看重纳兰容若的才华,听说这事儿之后,也是长吁短叹,感慨万千。
毓敏劝慰了他几句。
心里也有些遗憾没能亲眼看一眼这位著名大词人。
不过他这一死,倒也不止是这个结果。
纳兰容若死了,瓜尔佳氏的闺女就成了寡妇,还是个入门五年,不足二十岁,没有生养过的寡妇。
这姑娘该怎么办?
真的给纳兰容若守着吗?
虽说符合封建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可是想起来却也未免太过残酷。
明珠在悲痛儿子离世的同时,也把这事儿放在心里琢磨了一下。
最后等收拾好心情,从书房出来,明珠就对着二儿子摆了摆手:“去告诉你额娘,给你大嫂收拾好嫁妆,让她家去吧。”
二儿子揆叙都愣住了,忍不住道:“如何能让大嫂回家去啊,大哥去了,她不得给……”
“住嘴!”明
珠声色俱厉的打断了儿子的话,目光沉沉的看着他。
“且不说你大嫂年纪轻轻,就让她给大哥守寡有多不人道,且只说如今瓜尔佳氏的情形,便不是你能欺辱得的了的。”
揆叙一下子熄了火,他又不是个傻子,刚才一时激愤说出口的话,现在回想一下,心中便知道自己说错了。
瓜尔佳氏出了个太子妃,已经不是他们家能随意摆布的人家。
即便如今颇尔盆碍于面子,不敢提让女儿归家的事儿,但是因为这事儿和颇尔盆结怨,实属不智。
揆叙左思右想,最后叹了口气:“孩儿这就去和额娘说这事儿。”
明珠见儿子还懂得一些道理,也满意的点了点头:“你去吧。”
说完又又顿了顿:“你侄子年纪还小,日后大房一家子,还要靠你拉扯。”
揆叙一听这话却瞬间正色:“阿玛这是什么话,他们都是我的亲侄子侄女,如今大哥去了,我这个做叔叔的,自然将他们当成亲生孩子一样养着。”
明珠欣慰的点了点头:“和睦友爱,才是兴家之道啊。”
明珠权衡利弊之后,决定让大儿媳归家。
但是大瓜尔佳氏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到底还是推拒了一番,最后还是明珠亲自去颇尔盆府上,找到了颇尔盆和他说了这话,颇尔盆这才上门,将女儿连带嫁妆,一起接回了家。
一点也没客气,一星半点也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