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错爱的时代

萧函睁开了眼,简陋的小木桌放着一盏快要熄灭的油灯,窗口处透着昏暗的光线,不到三十平方的小屋,除了张木床,和一些洗漱的脸盆毛巾,几乎看不见一件多余的东西。

这个环境,不像古代又不像是现代的,萧函打量着四周的环境,心里思索着可能性。

9526比萧函还有点小慌,“宿主,这是哪里啊?”

萧函的声音自带安抚的气息,“有什么任务信息吗?”

9526:“……”哦,忘记了,它是系统,害怕什么。

但一扫描,9526就懵了,没有感知到任务信息,这种情况莫名有点眼熟啊。

擦,不就是最开始两个任务的不正常状态吗?

屋子里没有镜子,萧函也就没有起身,而是伸出有些小的手,摸上这具身体的脸,顺着颅骨,眉骨,鼻梁一路摸下来,也大致描摹出了长相,按骨龄算应该是在十五岁到十七岁之间。

“她是谁?这次的委托人吗?”萧函对9526问道。

9526:“……这具身体好像过劳性猝死的。”

萧函沉默了片刻,略带迟疑的语气道,“这种是借尸还魂?”

9526:“……应该可以这么说。”

萧函想道,她还以为9526说的那个时空局只能安排新生,或者是穿到委托人身上呢。

既没有任务信息,也没有接收到原身的记忆,萧函就只能自己摸索这个身份的信息了。

十五到十七岁的女孩,独自居住,家境显然不富裕,没有找到照片,倒是在枕头下发现了一本红宝书,萧函思索了一下,对9526问道,“平行世界的历史发展轨迹大多是相似的吗?”

9526道:“大多是的。”

那萧函就知道这次是穿到什么年代了。古老的国家刚经历多年的战火,刚获得重新站起来的机会。萧函在过去穿过的两个现代世界里,有获取过关于这个时代的记载,在她的印象中似乎后人的评价存在的争议很大。

作为一个从一开始就没有记忆的人,萧函很难对哪个世界特别有归属感,对于这段沉重又坚韧的历史,也很难有太深的感受。最多就是对历史的发展,不曾断绝的钦佩。

萧函放下了红包书,继续根据屋内的痕迹,拼凑原身的状况。

床底下的木箱里有烈士证和政府补助证明,

桌上有厚厚一沓书还有原身做的笔记,萧函也知道了原身的名字,姜苓,一个正准备参加高考的高中生。

她是幸运的,在未来的教育断代长达数年之前还可以接受这个国家最好的教育,同样,姜苓也是勤奋刻苦的,因为作为一个孤儿,能念书念到这个时代的高中,甚至可以拼搏更高等的学府。

而姜苓也是因为她的刻苦而送了命,在摸骨的时候,她就发现了这具身体有心疾,虽然不是很严重,但像姜苓这样彻夜学习,时间一长,心血不足,身边又没有人发生意外,悄无声息的死在了这个夜里。

姜苓对不久后的高考似乎抱了很大的期望,她甚至都能感受到体内残存的那份情感,炽热的梦想,对知识的渴望。

萧函抚上胸口,脸上难得出现丝丝疑惑和茫然。

忽然响起9526惊喜的声音,“宿主,有任务出现了。”

“什么?”萧函放下手,自然地问道。

9526道:“委托人是姜苓,她的任务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寄轩辕。’”

没等萧函思考这句话,9526就先嘟囔了这个任务信息了,“这是猜谜任务吗?”

“可是姜苓的确是在我们穿来之前就自然死亡的啊。”、

“……好像是自动生成的任务。”

9526丈二摸不着头脑,现在可以越过时空局直接和任务者交易了吗?

萧函却没有在意这么多,只让9526接收了任务信息还有姜苓的记忆。融合原身的记忆只有短短几秒,和萧函之前猜测的情况相符,除了一些更详细的背景,姜苓,今年才十六岁,刚出生不久父母就牺牲在了战场,一开始由战地医院照顾,而在战争结束建国后,她就被送到了专门照顾战地孤儿的首都福利院。

姜苓的父母都是因为乱世失去亲人或是与亲人离散的,战友也都在那些战役中死了,像姜苓一样没那么幸运的孤儿有很多。虽没有亲人,但无论是军方还是政府都还算宽待他们的,不仅追封了烈士,而且抚养的基本费用都有部门负责的。

而这个时代,有着一对烈士父母是值得骄傲的事。

姜苓就非常为她从未见过面的父母而感到骄傲,敬佩他们的付出,并如她的父母一样,爱着这个国家。烈士孤儿都是可以免除学费读到初中的,而初中毕业后也有进入单位或纺织厂的名额,这已经非常高的福利了。

而姜苓却是放弃了这份福利,考上了高中,勤工俭学三年,比起大多同辈人她更有毅力和见识,成为一名大学生,显然能为国家做更多的事。

9526有些不解,“那任务信息给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萧函微微笑了笑,翻开原身的笔记,第一页写着名字,而最后一页的背面却有着一行秀气工整的字迹。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寄轩辕。

在原身的记忆中,这是她非常尊敬的一位已经过世的学者写的诗。

其实也不用去解这句话,因为姜苓的志愿是首都医科大学。

天刚刚亮,楼里的人都相继出门上班了,有工厂的工人,文艺团的职工,政府单位的职员,

这具身体的生物钟也很早,几乎不用听见鸡鸣声就醒来了,萧函自认在过去的几个世界里也从来不是个懈怠懒惰的,但也不禁为姜苓还有这个时代人的勤奋有了更深的认识。

姜苓住的小屋是拿进纺织厂的名额跟一户人家换的,纺织厂的工人福利和多住一个人都显得挤仄的小屋相比,他们占的便宜多了,而姜苓多要的就是那户人家的是大学老师的女主人,所留的一些书籍。

靠着国家对烈士的一些补助以及原身的勤工俭学,生活还算可以,尤其是原身对于物质要求不高,学习起来更是废寝忘食。

姜苓的心愿似乎很简单,就是考上首都医科大学的学生。

而萧函也打算参加一周后的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