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要考虑你自己的想法,其他的无需考虑。”半晌不见刘欣雨回答,王副部长追了一句。
虽然刘欣雨足够优秀,就算没有学校的推荐,凭她自身的能力,肯定可以争取到公费留学的资格,不过那样的话刘欣雨不可能在刚上大三就有硕博连读的机会,至少要到大四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也就是差不多要晚两年。
这也是京大某些领导和专家在今年的职称评级中将刘欣雨往后排的理由。
刘欣雨是怎么取得留学资格的,王副部长十分清楚,但是他更欣赏刘欣雨自身的能力,对于京大某些领导和专家的言论当然嗤之以鼻。
既然京大不能好好地重视人才,那么他就把这个人才抢过来,把她放在更合适的岗位,给她大放异彩的机会。
王副部长是从刘欣雨的主任那里得知京大在刘欣雨的职称问题上设置障碍,在为刘欣雨抱不平的同时就开始为刘欣雨打通调动以及职称定级的通道。
为此他专门与部长进行了一番长谈,带上他让杨秘书收集的刘欣雨在各种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以及参与编辑的教材等等。
刘欣雨在京大读书的时候,曾经作为翻译人员多次参与化工部与外商的谈判,因为出色的口语,曾经接受过化工部多次表彰,还有那批刘欣雨帮忙联系的全自动的集成控制板,部长对刘欣雨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
就算没有王副部长让杨秘书收集的那些资料,能将刘欣雨调入部里,部长也是乐见其成的。
毕竟刘欣雨正好是部里稀缺的而且还是目前急需的人才。
王副部长如此的信誓旦旦,当然是部里一致同意的结果。
再说了刘欣雨的系主任一直都知道王副部长对刘欣雨的欣赏,甚至早就已经到了虎视眈眈的地步,这次却没有隐瞒而是直接将刘欣雨职称受阻的消息传给王副部长,显然是要给刘欣雨机会、
系主任对刘欣雨既有惜才之意,也有放手之想。
既然学校不能给刘欣雨应有的尊重,那就让她去能给她尊重的地方,放她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系主任为她所做的这些,刘欣雨并不知道的,此时此刻听了王副部长的话,出于本心确实想从京大出来,但是又觉得有些对不起系主任。
为了她的职称,系主任比她还要着急,甚至跑去与学校领导拍了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