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华阳夫人闻言,脸色也变得沉重起来,哪怕她不懂军事,也知道赵人善战且好战,故而她也觉得很是棘手,可还有一点令她不解。
“长平之战这才过去多久,他们当初损失那么多兵将,如今竟然能缓过来了吗?”华阳夫人看向他询问着。
“正因他们没缓过来,这才要趁火打劫,攻我大秦,以图利益啊,”芈宸叹了一口气,“而且据我所知,赵王似乎有意再度启用老将廉颇,如若真是如此,形势对我大秦不利啊。”
“那太子与其他朝臣如何看待此事?”华阳夫人询问起安国君以及秦国其他大臣的态度。
“有主战的,说是赵国与我秦国历来征伐不断,长平之战又被我们坑杀那么多兵将,此次兴兵,定然不会善罢甘休,与其被动挨打,还不如主动出击。”
“也有主和的,主要说了如今朝堂的局面,太子虽然名义上已是秦王,但他毕竟还没有正式即位,此等情形下贸然发动大规模战争,只怕其他国家会借此生事。”
“到时候引起更严重的后果,那可就得不偿失了,”阳泉君芈宸与姐姐说起了朝堂上的两种声音,“至于太子,他也是左右为难,还未表态。”
“那你怎么看呢?”华阳夫人听着这两种意见,觉得都有些道理,一时之间有些难以抉择,但她偶然看到弟弟沉思的样子,心中不由得一动。
“我倒是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只是不知太子会不会采用,而且,在众多朝臣要么主战,要么主和的情况下,我贸然开口提出其他意见,恐怕也有些不合适。”阳泉君芈宸斟酌道。
说实话,他心里确实有不同于这两种意见的想法,但他有所顾忌,故而到如今还未曾向太子安国君进言,也并没有拿到朝堂说过此事。
“你开口不合适,那倘若,是澈儿开口呢?”华阳夫人却在听了这话后,突然出声假设道。
“姐姐?!”阳泉君芈宸瞬间一惊,“澈儿还小,如何能……”他急急的开口想要阻拦。
“如何不能?”但华阳夫人却打断了他,“正因为澈儿年纪小,且是我和太子的嫡子,他才能毫无顾忌的开口,”她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
阳泉君芈宸没过多久就反应过来了,但他还是有些犹豫,因为此事若是成了还好,万一失败,这巨大的压力只怕也会转移到澈儿身上,他不忍心啊。
“何况我也有意借此事让澈儿接触一下朝堂之事,毕竟,离那一天,也不远了,早熟悉些也好,”但华阳夫人没有管他在想什么,直接又说了一句话。
虽然这句话极其轻声细语,但带来的效果不亚于晴天霹雳直接打在阳泉君芈宸头上,将他震得身体灵魂都有些发颤。
“姐姐,你,你的意思是,”他感觉喉咙有些发干。
“我什么也没做,是他的命本该如此,任谁也留不住,说起来,他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不是吗?”华阳夫人挑了挑眉,轻描淡写的说着没头没脑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