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取所需

“我儿是在跟母亲开玩笑吗?你弟弟才多大就封君?这让其他的兄弟如何想啊?”于是乎,华阳王后嗔怪了一句。

“母亲,其实大可不必担忧……”子楚刚要解释这没关系,完全可以用其他理由,可华阳王后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再者,澈儿虽聪慧非常,但到底没有什么功绩在身,若你初登大位就为他封君,只怕也难以服众,外面的清议也不太好,母亲为你们两个打算,此事还是作罢吧。”华阳王后虽轻声细语,但口气却不容置疑。

“母亲说的是,是儿子思虑不周了,”,子楚闻言,脸上有些讪讪的,他放低姿态道歉道。

“那不知母亲对幼弟的将来,有何打算啊?”他无计可施,可又实在不想按吕不韦给他出的主意走,再三思虑之下,只得直接开口询问。

“我又能有什么打算?澈儿将来总也要指望着你这个哥哥呢,你们是亲兄弟,澈儿又是政儿的师父,我相信,你这个哥哥再怎么样也亏不了他的,”华阳王后还是那一套说辞,她温言软语,面色带笑,可就是不接话茬儿,还明里暗里的点了一下他。

也就是这一下,让子楚脑海中再度闪过了吕不韦给他出的主意,其实抛掉他自己的那点子嫉妒心还有不想楚系势力更强的念头,吕不韦给他的,还真就是个一举两得的好主意。

他并不是不愿意封自己的嫡长子为太子,他只是担心自己的政儿会让他们教的无比亲近楚系势力,而忘了自己的本分,最终造成秦国的动荡而已。

可眼下要是过不了这个坎儿,还谈什么以后,子楚在心里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定了定神后,再度抬头看向华阳王后。

“母亲所言极是,幼弟有我这个哥哥,将来定是错不了的,”他先附和了对方,随即开出了筹码。

“幼弟年幼,封君一事确如母亲所说不必急在一时,那不如待子楚继位之后,先封幼弟为太子傅,也好为他和政儿的师徒名分锦上添花,不知母亲意下如何?”他看向对方,询问道。

“这倒是个极好的主意,”华阳王后唇角的笑意更浓,“你考虑的十分周到,”她赞了一声。

其实,她今日的本意也是要逼他立政儿为太子,一旦成功,那么将来她的澈儿与新王既是血脉相连的至亲,又有传道受业的师徒之情,前程再错不了的。

别以为她不知道,这个便宜儿子这些日子着实亲近韩姬和他那个幼子成嬌,明面上看着父慈子孝的,可落在有心人眼里,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未免将来有变,所以华阳王后才有意借此事逼他提前立下太子,以稳固住政儿和澈儿的地位。

“母亲欢喜便好,”子楚不知她已猜到了自己的心思,只为她应下此事略略松了一口气。

“说起这继位之事,我也觉得刻不容缓,如今我秦国外有强敌窥探,内无王者主政,到底是不妥当的,依我看,你还是早日继位方可稳住局面,”达到了目的,华阳王后自然要投桃报李,她主动提起了继位一事。

“子楚一切都听母亲吩咐便是,”子楚闻言心里欢呼雀跃,但面上却低眉顺眼,越发恭敬。

“那便最好不过了,”华阳王后又补充了一句,“虽说如今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但先王的丧仪之事,也绝不可马虎。”她嘱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