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诸子百家

扶苏可是他看着长大的,从小学习儒术,之前也一直尊崇于儒家。怎么才去了仙宫几个月,就接纳了诸子百家?这对儒家可是大大的不妙啊。

李斯、蒙恬等人倒是十分期待,大秦以法治国,对军事也很看重,只要扶苏公子不削弱这两点就行了。

如果真的能取得一些成效,那就更好。

于是秦始皇即刻让人去知会诸子百家的首领,要其一个月后前往仙宫复命。

此事一传开,天下再次震动,朝廷对于诸子百家向来少有管辖,任由其发展。这次突然召集各家首领前往仙宫,莫非是想一网打尽?

一时间,诸子百家皆是闹得人心惶惶,议论纷纷。

与之相反,天下黔首就兴奋多了,源源不断的蔬菜与咸菜从咸阳城运过来,全都是大家从未见过的美味食物,而且物美价廉,极大改善了众人的生活。

尤其是土豆、红薯等硬货,用来果腹极好,价钱比粟米还要便宜,普通人也买得起。

更妙的是,听说还可以直接用来种植,亩产两千斤,若是种上一亩,接下来一年都不用挨饿了。

各种咸菜也非常好,有了这东西,连食盐都省了,可谓一举两得。

随着蔬菜运往全国,国库也更加充盈了,可以做更多改变。

一个月时间一晃而逝,无论愿不愿意,诸子百家都派人到达了仙宫。

每家多则数十人,少则四五人,林林总总竟是超过千人。

其中最为知名的有儒家、道家、墨家、农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法家、兵家、医家、小说家等,有些不那么知名,但不代表没有价值。

诸子百家形成这么多年,这还是第一次齐聚于一堂,也算一桩奇观了。

仙宫大殿,灵桑、秦始皇二人高居其上,文武百官端坐于两侧,诸子百家的代表人则全部坐在大殿中间。

能入大殿者皆是各家首领,其余随从只能站立于大殿之外,随时待命。

扶苏站立于大殿前方,面色严肃,气质卓绝,从容不迫。

今日盛事乃是由他倡导,老师与父皇都不会插手,一切看他行事。

他之所以敢于促成此事,也是得到了老师的鼓励,今日若成,大秦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身后,灵桑神色淡然,目光中却是流露出一丝赞许,扶苏成长的很快,而且敢于行事,不再是纸上谈兵。

她会支持这件事,也是想集合诸子百家之力谋发展,靠她一个人去促成改革太慢了。

她有无数措施与想法,却不能亲自实行,诸子百家会成为她最好的帮手。

“参见陛下,参见圣女。”

众人躬身行礼,齐声问安。

“平身。”

“谢陛下。”

到了这一刻,诸子百家众人心中大石也落地,陛下并不是要将他们一网打尽,似另有要事商议。

思及此,不少人都心潮澎湃,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也能入得陛下法眼,这是陛下对他们的肯定啊。

就听秦始皇说道:“今日邀请尔等前来,是有要事相商。扶苏,你来告诉大家今日究竟要做什么。”

“喏。”扶苏登时上前一步,微微吸了一口气。

目光扫过各家首领,这些人来自天下各处,有老者也有年轻人,皆是大秦的子民。

“今日邀请诸位前来,是想请诸位交流商议,一同为我大秦谋福祉。”

“诸子百家各有所长,不应该故步自封,而是海纳百川,吸收各家的长处与优点。”

此言出,不少人都皱起眉头,诸子百家里可是有不少家都极其排外,独尊自己一家。

听闻扶苏这话,自然开心不到哪里去,扶苏这话摆明就是说他们的学说都不完美。

扶苏将众人的反应都看在眼里,想他当初也是如此,独尊儒术,因此并不意外。

“吾知各位一时间难以接纳其余学说,所以希望各位站在自己的角度为我大秦做出贡献。不要纸上谈兵,一定要落到实处。”

“我大秦若是有各位相助,定能更加繁荣昌盛。”

“各位,不知谁愿意先做出表率?”

他看向淳于越,淳于越却是眉头紧锁,俨然不悦。

又看向蒙恬与李斯,李斯朝蒙恬使了个眼色,蒙恬一笑,继而站起身来。

“既然各位都不愿意开口,那蒙恬便来做个表率。我兵家向来深耕兵法,立志为我大秦打造出最优秀的百战之师,保家卫国,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所幸,近来得仙子相助,我大秦的百战之师即将建成,届时必当横扫匈奴与百越。这,便是我兵家为大秦所做的贡献。”

言罢,朝灵桑一拱手,满眼敬畏与憧憬。

百家首领纷纷露出惊愕之色,蒙恬可是陛下最重视的臣子之一,居然对那位传说中的灵桑仙子如此恭敬?就连打造百战之师也是得那位仙子相助?

莫非那些传说都是真的,这是一位真正的仙人?

众人心绪复杂之际,李斯也站了出来,代表法家慷慨陈词。

法家的贡献有目共睹,不容置疑。

有了这两位带头,其余人也渐渐活跃起来,绞尽脑汁陈述能为大秦做出什么贡献。

大家都不是傻子,到了这时也看明白了,陛下这是要整合他们的力量。若是无法对大秦做出贡献,往后恐怕就很难生存了。

即便朝廷不打压,天下黔首也不会再信任他们,毕竟谁会优待一个不能给天下带来益处的学说呢?

于是百家各抒己见。

比如墨家,机关术远近闻名,只不过流传不够广,正好趁此机会扩大其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