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反贼留他一条性命,可绝不是因为什么不敢杀高官杀贵胄,而分明是为了搅乱大都的一滩浑水!
想通了这一点,王保保又觉得自己恢复了一点挪步的力气了。
他现在不能往皇宫里去了。
他清楚那位龙椅上的陛下在心气已丧的情况下,他这“孤身救驾”会得到个什么结果。
他还不如直接返回汝阳王府!
只可恨那些个反贼此前只有在地方上与他们作对的情况,何曾有过奇袭大都这样疯狂的举动。
若是能够捉住他们……
捉当然是捉不住的。
在王保保转醒之前,戚寻便已经与张无忌一道分出了个胜负后去与其他人会合了。
宫中禁卫忙于救火,又并无明确的抓人信号,万安寺那里分去的兵力尚未来得及调回,王保保这个可以代父发号施令的又被戚寻击晕在了崇天门外,从御苑方向撤退的众人退出去得格外顺利。
等戚寻抵达他们先前落脚过,消除十香软筋散毒性的那个小院后,人都已经回来齐了。
“痛快,当真痛快!”
杨逍和范遥这逍遥二仙本就是不拘泥于礼数的性子,此刻这多年兄弟未见,一道联手,又正在这做一番大事的行当里,两人相视一笑都觉得这一遭实在是快意恩仇之最。
只可惜范遥毁了一张脸,在晦暗的光线下多少还显得有些可怖。
但这会儿可没人会在意这一点,就连明教和六大门派之间的多年对立,都因为这一遭面对共同敌人出手,而好像暂时和缓了其中的冲突。
周芷若握着手中的剑,在她的指尖还残存着先前火油留下的痕迹,她也一时半刻间忘记了要擦拭干净。
直到戚寻朝着她递过来一张帕子,她才后知后觉地在那张犹残存着一点兴奋之色的脸上,露出几分恍然。
现在没有人会觉得她这样是出风头博取师父的欢心,更没有人觉得这是什么逾矩放纵。
皇城之中的一把火点着的或许并不只是那几座宫阙,还有一些别的什么东西。
她听到宋青书朝着留在此处接应的宋远桥迎了过去,絮絮叨叨翻来覆去地说着他们先前的行动,和此前他在往光明顶路上暂代峨眉与武当队伍的指挥时候,那种指挥若定的状态,也有些不太一样。
看到何太冲和班淑娴这对昆仑执掌者之间,好像也因为今夜一道冲出御苑时候,正两仪剑法的又一次并肩作战,而重新找回了一点当年做师姐弟时候的默契。
也看到华山那两个高矮个的长老朝着先前被他们所为难过的张无忌走去,大约是说了几句致歉的话。
而最后她将目光投向了戚寻的方向。
这个正在一个最恰当的时候出现的姑娘,伸手朝着他们再次入城的方向指了过去,“列位,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皇城着火,城门必有戒备,如今正在天明之前,等赶出城后再叙旧闲聊不迟。”
“正是这个道理。等出了城,脱离了鞑子的地盘,我跟诸位同饮一坛。”韦蝠王被张无忌以九阳神功救治后,身上的寒毒基本已经解除,此时没了饮人血的需求,也不看着那么阴惨惨的。“戚姑娘,你与我们教主比试了个杀番僧赢了是不错,要不要跟我比比,谁的轻功更胜一筹?”
戚寻回道,“若是韦蝠王有此等兴趣,那我应战也无妨。”
有这两个轻功奇快的带头,一行人闯入大都的时候并未引起什么人的注意,此刻闯出去自然也如此。
他们甚至在京郊的官驿劫掠了一批快马,这才纵马继续南行。
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运气,正在晨光初亮起的时候,他们与追人无果,准备返回汝阳王府的骑队居然来了一出正面相遇。
若是此前这样遇上,还多少有点麻烦。
但现在一个个武林高手、各派掌门才经过了这大明殿纵火的平生快事,又正在手热心畅之时,又多了个动手的机会哪里会有什么压力,更何况——
晨光映亮了那元军骑兵一方的领头人的样貌,不是在光明顶上暗算明教众人,又来了一出假死脱身的成昆又是谁!
饶是此前少林诸位只做了接应的活,并未出手伤人,现在也有动手的冲动了。
当日他们信誓旦旦圆真乃是死在了与明教交手的对战之中,就连尸体都不见了下落,不便他们寺中安葬。
张无忌说圆真就是成昆,实在是在给一个死人扣黑锅,正是对他们少林的不敬。
可现在这个死人就这么活生生地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还正是汝阳王府追兵的领头人,那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们这一队从大都出来的,可不是什么逃窜的狼狈之人,而分明是——
一群才逃离了囚笼的猛兽。
-------------
“成昆被送往少林审判也好,只可惜我义父……”
张无忌话说到一半又觉得提到谢逊总归是不太好,此刻一并上山的除了他们明教的人,武当的诸位之外,还有戚寻和周芷若。
他有点捉摸不透这位戚姑娘的想法。
她说有要事交托,在赶路上却并没有太过着急。
在临近大都的城镇打探了几日京中的消息后,才继续往南走。
正因为这种行事作风上的让人看不透,他才不敢确定她对谢逊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成昆此人为汝阳王府驱策,正是中原武林彼此攻讦的罪魁祸首。
但他义父当年为了逼迫成昆现身,在武林中制造的血案浩劫,并不是一笔可以轻易洗脱的债,哪怕是他这个当别人义子的,也不能说他这种行为有任何对的地方。
王盘山岛上当年的扬刀大会,更是在他义父的狮子吼功夫下,几乎没有幸存的人。
这些血案也不是说因为有这一次明教和各派携手并进,对抗元兵,所得来的交情就可以将之抹平的。
若不是现下步步紧逼,意图剿灭各派的鞑子朝廷依然存在,只怕依然要有人如当年他们在太师父的百岁寿辰上一般,前来逼问金毛狮王谢逊的下落。
听到张无忌提到谢逊二字,戚寻的脸上依然是一片云淡风轻,让人看不出任何喜怒偏好的情绪。
她踱步踏着山石阶梯而上,想到的是先前由明教中人送到她们面前的消息。
大都的一把火,从原本应该烧在万安寺,变成烧在了大明殿,完全不是一个影响力。
大明殿和太子宫相继着火,更有人阻拦救火在宫中行凶,这都是宫中人知道的事情,可对外不能这么说,若是当真让人知道,皇宫内院也是这么容易闯进去的,只怕是要出大事,还不如干脆对外宣称是因为夏日干燥,在禁宫之中不慎失火。
只是等这个消息传出去,皇帝又觉得不太妙了,前有水德不兴的谣言,后又有这天降流火烧毁宫室,他还不如干脆一点承认,是真有贼人闯入了皇宫算了。
而京城里的乱局还并不只是对外传出的谣言。
皇宫正殿起火,在外人看来就分明是他这个做天子的问题。
才被压下去的奇皇后意图扶持太子上位的想法,又在这种局面下,从这蛰伏的乱流中探出了头来。
而汝阳王府的世子当夜明明往皇宫前来了,却因为手下被杀仓促逃回了汝阳王府去,这从情理上来说也讲得通,但加上了万安寺的看管不力,在皇帝看来就是同样怀有异心的征兆。
可偏偏在这种时局下,汝阳王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既然还没露出对他反对的意图,他就绝对不能轻易将对方的职位给撤了,顶多就是把人再骂上那么一顿。
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汝阳王世子的逃离是情势所迫,姑且等到他稳定了时局再来秋后算账好了。
大都这姑且算是方势力博弈平衡的状态,对各地的起义势力来说简直是再好过也没有的环境,戚寻听到这里,便知道她所能做的已经足够了。
剩下的就要看这些人中天命所归的那个,能不能把握住机会。
也正是在行到武当山下的时候,她看到了自己的副本结束时间的提示。
还有最后的七天。
当前等级下,副本时间大概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之间,确实比之前要长了不少,但要想在已经在大都内做出了一番大事后,再往冰火岛见一见谢逊,往西域去见见那关外的明教和圣火令,往终南山下去看看活死人墓,再往桃花岛一行看看上一个副本的故地,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
这跟她之前所猜测的大差不离。
人总是不可能什么东西都能得个全,也总得做出一点选择,所以戚寻选择上武当山来见见这位张真人。
在她们登武当山前下了一场雨。
本就已经到了夏日的尾声,这一场雨下来,空气里让人心躁动的暑热也褪去了大半,杨逍戏称了一句他们这一把火放的可真是时候,若是再晚上一点,便没这种天降流火与时节的匹配了。
戚寻仰头朝着山间小径看去。
此时的武当山自然还不是什么景区,更还不曾得到明代以皇家寺庙定位的供奉,雨后葱茏草木自有一片繁盛自然之态,而山雾水气之间,隐现那藏入云中的天柱峰。
都说人杰地灵,在武当山上开宗立派的张丰张真人,实在是很难不让戚寻这个多少有点凭借外挂才有今日水准的人,有种莫名的景仰之情。
当然其中也说不好是不是有点觉得对方实在很能养生长寿的敬佩。
和她此前所猜测的什么武当正殿见到张真人的情况不太一样,她见到这位年过百岁的武道宗师的时候,有种在散步之中偶然遇到的自然之感。
身着广袖道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站在院中天井的槐树之下。
从自然景致的武当山走入这建造在山间的院落中,原本还收拢了几分的自然之气,在这气度有若青松的道家真人出现之时,又骤然有种眼前为之一亮的感觉。
若非要论起内功造诣的深厚,完全不讲点基本法,掌握了天水神功这种武功的水母阴姬其实尤在张丰之上,但两人给戚寻的感觉是不同的。
张真人给她的感觉有点矛盾。
她有一瞬间觉得对方像是这立足山石之间咬定的青松,又觉得对方这寄寓于以柔克刚武道中的形神,有种浮云流水的飘然自在,不该是青松,而合该是这山中白云。
但不论是山石青松还是山色流云,这位道家高人的气韵所带给戚寻的震撼,更让她确定自己并不完全依托于系统的武功,而是一步步脚踏实地地往前走,确实走的是一条再正确不过的路。
看到来人,这位和蔼的长者露出了个让人觉得心神一静的微笑。
虽然没能有这个机会见到俞岱岩被大力金刚指所伤后,张真人正在此间院落中以临摹丧乱贴而创下的那二十四字二百一十五笔腾挪变化,但如今这个微笑,同样很有千帆过尽之后的感染力。
对张丰来说,张无忌和武当众人的归来也确实是个让他心中平静下来的好消息。
说是迎门见喜也不为过。
他的两个徒弟都得到了黑玉断续膏的救治,他的五弟子的遗孤终于解决了玄冥神掌寒毒的折磨,更是成为了明教教主,他被困于大都的徒子徒孙也被救回了武当,正是师门上下该当和乐融融叙旧的时候。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得听听戚寻的来意。
他与峨眉算是故交,自然认得出,此刻握在戚寻手中的这把剑,正是先前灭绝师太持有的那把倚天剑。
“事虽然是要事,但也不算是那种需要谨防隔墙有耳的要事,”戚寻出乎张丰意外地将倚天剑举到了他的面前,“如今武林中虽是少林的声名更盛,但我更相信张真人的人品,以及处事的评判标准。”
张丰并不是一个会拘泥于白道黑/道的人。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在张翠山带着殷素素回到武当山的时候,说只要娶回来的媳妇人品不错就好了,更说与慷慨磊落的天鹰教主素来是神交已久,也正有这么个结交的机会。
所以比起少林,戚寻更认可的无疑还是武当。
“神水宫门下素来有个惯例,每一代少宫主需要出世做一件历练之事。”
戚寻这也算不得是一句谎话,水母阴姬给她的那张名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神水宫对少宫主的考验,只不过她这句话对各人而言的理解显然不太一样。
别人想到的大概是当年那位击杀了西毒欧阳锋,而她又来了一出火烧大都,说是考验,除了玩得稍微有点大之外,也不是不能说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