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对对。”何雨柱搭话说,“大冬天儿就在室内打乒乓球、羽毛球;夏么天儿就在室外打篮球,踢个半场足球也行。”
大领导看看郑晓宝和何雨柱,自顾吃着饭。
“尤其,是应该安排专人,把场内的图书借阅室的工作理顺。”郑晓宝接着说,“或者在阅览室里看,或者借阅。书的品种未必多,但专业书总是不能缺少的。”
“哎哟喂,这个好。”何雨柱连声说,“我要找几本儿厨艺的书,也就方便了。”
陈建平也连声说:“应该的。职工们也需要业务方面的提高,还可以借助这个阅览室,当作专业知识技术交流的场所。”
大领导的妻子看了看丈夫,再对大家说:“嗯,这些建议都很好。好了,我们先吃饭吧。”
不再多说什么,大家吃了饭,坐回客厅里休息、闲谈了一会儿。
何雨柱说着“该回去了”,就先走去后厨。
大领导妻子知道他是收集“剩菜”去了,并不阻拦。
大领导喝了口茶,对郑晓宝说:“晓宝,你的想法很好。但是,”
陈建平对于父亲的顾虑,自然是心知肚明:“爸,您参加革命工作时,那才是奋勇当前呢。”
想起往事,大领导当然很感慨:“是啊,我那时,”说着,他看了看郑晓宝,“还没有晓宝现在的年龄大呢。”
随即,他就笑了起来。
看了看儿子陈建平,他点点头:“你回头儿询问一下轧钢厂的有关领导,看看晓宝这个想法能不能实现。”
“是为服务好更多职工、群众。”陈建平跟着说,“轧钢厂是个大厂,周边很多都是职工以及职工家属的居住区。”
大领导点点头,转而再询问:“你们去了好久,一直在转看吗?”
何雨柱那边安排好了带走的“剩菜”,见这边还在叙谈,只好坐在一旁静听。
“哦,我们后来去了去图书馆阅览室。”陈建平略微脸红之后,再镇定地说,“正好遇到了晓宝的两位朋友。”
何雨柱听得奇怪,转头问郑晓宝:“这么巧?是咱们厂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