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乘凉的人

老嘎斯的排气管冒着黑烟,消失在夜色中的,芦苇丛生的小路中。

罗汉床、贵妃榻、书桌、供桌、琴桌、方凳、官帽椅、顶箱柜、书架、博古柜、床屏、曲屏……,甚至连棋盒、笔架、笔筒等小物件儿,都一应俱全。

先不说木材质地与精细的做工,只说顶箱柜这样高大的家具,寻常人家的屋子矮小,是不能摆得下的。

可以推断,这些家具原来的主人,当然是古时候的王侯将相、巨商大贾才能够拥有。

来此一游的郑晓宝,得到了一堂全套的古家具。这是意外之喜,比其它事都重要,都开心。

看着路边这些从豪门里“流出来”的,历经数百年仍然保养得极好,乌黑发亮的家具,郑晓宝稍作抚摸之后,随即就把它们送入了空间。

吹个口哨,心情很好的郑晓宝重新骑上车子,回到了北新桥大街。

路边的槐树荫下, 有不少乘凉的人。

或者凑在一起,坐在路灯底下下象棋、下围棋;或者摇着大蒲扇,喝着花茶,说着家长里短儿;再或者,干脆就从家里拿出一张凉席,铺在步行道上睡大觉。

家里呆不住——没办法,天气闷热,家里也热。没有空调是肯定的,电风扇也很少人家拥有。

洗洗?总不能守着公用水池子不动身吧?

人们的住房面积,大多狭小。此时的京城人均居住面积,只有三、四平米。

人口多的家庭,必须是上下铺。睡觉临时搭地铺,甚至钻到床底下去睡的,并不罕见。

女性只好窝在家里干忍着,到露天来睡觉的,肯定都是大老爷们儿。

他们光着膀子,聊天儿疲乏了,就地躺在凉席上呼呼大睡。

远处,一辆洒水车开了过来。这边的人们相互提醒,那边洒水车的司机及副驾驶人员也很好心,大声吆喝几句:“洒水喽,先让一让。”

下棋的躲到一边,睡觉的却还没醒。

洒水车开到近前,司机就关掉右侧的喷水口,缓缓地开过去再打开。

“够哥们儿!”乘凉的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过后再各自忙乎起来。

洒水车经过之处,留下一地水渍和一片清凉。

郑晓宝跟行在它的后面,享受着难得的这个“空调”。身心悠闲,他一瞥之下,看到了路边槐树荫里,有两个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