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三章 人的治理

可是,按照户籍,他们还是要回到这个地方安顿下来。

赵构依照楚风的指点,派遣了文官开始治理这些被收复的地方。

帮助百姓重新建立家园。

至于朱元璋,在获得了一大片的疆土之后,就需要人来治理。

这自然有需要一场迁徙,才能够完成人的治理,没有人,这些地方也就成了一片荒地。

守着荒地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不少在中原没有耕地的百姓,都会选择带着家人,迁徙到这些地方,获得大片土地。

有了耕地,他们才能实现更好的自给自足。

官府会负责发放一些农物的种子,让他们在合适的季节耕种,以收获粮食。

平日里,在野外采摘一些野菜,也是可以勉强充饥。

而北地有着草原,官府也会给出相应的熏肉,或者是肉干,作为补偿。

把迁徙的补偿做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些百姓自然愿意选择迁徙。

毕竟在地方上,他们连活着都是卑微到了最低层。

跪着活和离开故土,他们自然是选择离开这个故土,可以拥有自己的耕地,拥有更好的活着的机会。

而崇祯皇帝现在,只是想要努力发展农桑,努力让百姓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这样一来,才可以慢慢地促成北伐。

当然,在北伐之前,这南征还是要开启的。

经过商定之后,大明决定以曹文诏为帅,带着新军继续向南推进。

凡是抵抗者,直接火炮伺候。

鼓动云贵之地选择反抗的李自成,组建了一支义军,想要挡住大明南征的步伐。

结果仅仅是一战,就让他看出来自己和大明的区别有多大。

战败之际,他立即带着手下,直接过了澜沧江,想着更南的地方逃亡。

在南召之地,建立了自己的大顺王朝。

整个一套班子定下来,又开始大力发展,以南召的一个村落为根据地。

想要东山再起。

而大明的南征大军,也在几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云贵之地的大部分地区。

对于这里的异族之人,官府的政策也非常开明,和当地的村长以及首领讲述了大明的政策。

当年大明在这里成立的土司,如今已然认可。

李自成造成的损伤,大明也愿意补偿,不仅如此,还会发放一些新的种子,修建道路,让这些寨子和外面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