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咋舌道:“这么天才,那我们不是淘到宝了?”
本格森叹道:“这就是国家队与俱乐部的差别了。国家队会希望培养有潜力的天才,但俱乐部要的是马上赢球。孔振东的使命也只剩下赢球。”
此时场上孔振东占据优势,却谈不上胜势。
他的接发球抢攻能够在接球轮拿下一半的分数,可在发球轮,小卡尔松的大力强攻也能抢回一些分数。孔振东的领先优势仅仅在三四分徘徊。
可这样的表现已经震惊了狼獾队与棕熊队的所有队员与教练。
小卡尔松年龄虽小,却是棕熊队的三号主力,前四轮三胜一负,这场以为轻松获胜的比赛,却被对手压着打。
本格森也得承认,自己这个老江湖,也被自己下面的年轻队员给忽悠了。
自己还在担心他比赛中发挥不出平日训练的实力,可是实际上人家平时训练的速度与节奏明显放慢了,这妥妥的是主力位置的实力呀。
这几天的训练观察,本格森作为世界第一快弧大师,横板本格森握拍法的发明者,他对孔振东的弧圈技术有基本的判断。
连续性好,落点控制不错,但也仅此而已,速度,发力,都稀松平常,那些中国队流传下来的衔接技术,在本格森看来,过于绵软。
可今天的孔振东截然不同。他并不是训练藏拙,换了全新打法,而是中国快攻意识与欧洲发力技巧仿佛两个总开关。
一旦两个开关在比赛中开启,平时训练中的节奏与力量仿佛提升20,小卡尔松年龄与力量的优势几乎被完全抵消。
此时震惊于孔振东强势发挥的还有观众席上的一个蓝衣少女。
这少女穿着淡蓝色运动服,在室内也带着一顶淡粉色小礼帽,显得俏皮可爱,却又让周边观众看不清她的面容。
只是这少女几次为孔振东好球惊呼,几乎要站起来鼓掌叫好,又强行忍住的尴尬摸样,逗乐了身边的观众。
“原来你有这么强么?”这少女休憩恬静,居然是与爱德华舅舅约定孔振东战胜滑雪人队才会来看球的维多利亚。
维多利亚在斯德哥尔摩是比各路明星还要吸粉的存在。她的特殊身份,以及万众期待,万众见证的压力,让她在躲避记者追逐间甚至患上了厌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