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知道为什么,这鱼炖出来的汤,格外的鲜美。
香味飘出墙外,差点把路上的人,都馋哭了。
有肉有白米饭,还有蔬菜,这日子,一天也比一天好。
……
次日一早,赵李两家人,依旧上山下地干活。
只是今天,河边忽然多了好些人。
据说,都是来抓鱼的。
有些人,学着昨儿四宝的模样,把桶放到河里,然后浮动水面。
有些人,更是突发其想的,在桶里放了些饵料。
等着鱼往桶里钻。
一时间,河边抓鱼的娃娃,那是成群结队。
有时候,甚至能看到河岸边上,飘满了水桶。
只不过,最后真正抓到鱼的,寥寥可数。
而且他们抓到的鱼,也都是些小得可怜的。
赵李两家人正上山呢,沿路两旁正在锄地的人,不时的和李家人,主要是李大石,打招呼。
“李大哥上山了?”
“唉!”李老三点头。
“王嫂子今儿来得真早。”
“不早不早,你们不也来了。”王氏敷衍笑笑。
要说,这些日子上山,这些人的面孔,也算看得眼熟了。
以前都只是笑笑罢了。从没这样热情过。
赵二婶高兴坏了,拉着王氏说:“嫂子,我看咱家大石,能说亲了呢!”
“一天没事尽瞎说!咱家连个房都没有,怎么好意思说亲。”
“哎呦!你瞅瞅这一路上来,多少人盯着大石瞧?我觉着,要是可以,你就选一个对得上脾气的,性子也好的,给大石成个家得了。大石二十了吧?也老大不小了。”
“说我家,你家赵一不也差不离?”
两人说说笑笑下到地里。
李大石今儿还是两幅挑子,只不过今天不挑水。
而是按着三弟交待的,去河里挑淤泥。
三水说的,反正他没弄明白。
捞起来的淤泥,挑到前几日开出来的荒地里,摊开来晒。
说是淤泥,木屑,草木灰,大粪,河沙,按四比二比二比二比二的比例掺在一起。
还要堆一块发酵。
当时,爹和赵家三个叔叔,没听说过这些,问三水哪学来的。
三水说书上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