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父王的福和诸兄弟的照顾,苟且过活。”熙泽双腿夹马走出阵前,语气轻描淡写。
“大哥回朝,何故如此这般兴师动众?”熙玑属于明知故问。
“闻讯父王遭遇不测,特来勤王,尽忠尽孝。”回答得倒也得体,谁都揣着明白装糊涂,顾左右而言他。
“如是这般,大哥可否进城一叙?”
“承四弟美意,打开城门,我这就进城。”明明杀气腾腾,两个人却绵里藏针,面带笑意。
“大哥,你未奉王诏,私自带兵回朝,按罪当诛,你可知否?”熙玑收起了笑容,但依旧柔声细语。
“父王溘然离世,千钧之刻,死我一人可保祖宗基业,死不足惜。”熙泽明白,这一问早晚得来。
“大哥带兵速速归去,保边境安宁,最为大功。王城之内,自有我打理,王兄自可放心。”平时脾气火爆的熙玑此刻却多了几分平静。
“玑能治国?并未与闻。速开城门让吾吊唁父王,以尽人子人臣之本分。”
很显然,双方没谈拢,既然没谈拢,那就只能打了。
面对众子夺嫡的情况,握有实权的军中众将各怀鬼胎,封都京畿地区多半是支持熙玑、熙云的,毕竟平时走动得多,互通款曲,而以文氏兄弟为首的边军派则倾向于站队熙泽。文氏兄弟、军中声望和边军实力的加持,这也是一路上熙泽摧枯拉朽的原因,也是各方按兵不动、选择观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