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硫酸在古代也是找不到成品的,但有个东西在古代却很常见。那便是绿矾,即硫酸亚铁,在古代绿矾在茅厕墙上或者湿润的岩壁上很常见。将绿矾蒸馏之后,就能得到纯度差不多的硫酸,虽说在实验室用有所欠缺,但做玻璃却够了。
随后顾绯雪去茅厕的墙上刮了许多绿色的玩意,又找来了之前制作蒸馏酒的陶器。
半时辰后,绿矾蒸馏完,得到的硫酸水虽然有些杂色,但也算是成功。
之后再将家里头她之前提纯过的精盐也就是氯化钠,放入硫酸中反应。得到的硫酸钠再与烧焦的碳灰高温反应生成硫化钠,这时候得到的结晶固体,就是制作纯碱所需要的。再将硫化钠与石灰石高温反应,就将碳酸钠,即纯碱制作完成。
全程高温反应堆,顾绯雪用的都是之前用来教人做烤面包的土质烤箱。虽说温度有些达不到,但最终还是制得了不少的纯碱。
最后顾绯雪将从荒地找到的沙子,和纯碱以及石灰石都倒入烤箱里。
为了让火力更猛些,她让四五个人在炉子底下扇风。等到看见沙子融化后,便将液体倒在铁板上。稍微凝固了些,就用另外一块铁板压了压,将已经有些半透明的微黄含杂质固体压成长方形状。
最后更是趁着硬度适中,在玻璃固体内插入一块铁棒。
顾绯雪让田大力等人拿起隔热的手套,握着铁棒在烤炉内旋转烤玻璃块。
等将玻璃里面的杂质炼化出来之后,便让田大力将玻璃放入准备好的冷水中啐冷。
一连几次之后,便将近乎没有杂质的玻璃块做出来了。
“天哪!咱们竟然真的将琉璃做出来了!”
“快看,琉璃更加透明了!”
顾绯雪为了做烧杯,用的沙子都经过精挑细选,都是白色的沙子。
白色的沙子制作出来的叫石英玻璃,不仅比较耐热,透明度也是最高的。
而像尉迟朔的那两个,据说是从西域进贡给圣上的贡品琉璃杯,却是花花绿绿,那是因为烤制的时候里面掺杂了其他金属元素。
比如铁元素,就会使玻璃里面带着些青绿色,想要消除也十分简单,只要加上些二氧化锰就可以将铁给消除。
这么一想,没准她之后可以试着仿几个琉璃杯拿出去卖,岂不是赚的钵满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