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做了一些调查,有九成把握确定此间流传的天花病与我所知的一致。”
武拂衣有备而来,先要确定不同时空是否病体相同。很遗憾,以清朝的医疗手段无法检验病毒,那就只能通过表现出的症状去确定。
这时,曾经经过的挑战任务经验成了宝贵财富。对比记忆中的病症记录,与太医院给出的脉案完全一致。
天花病大致分为三类:
轻型多为无疹或少疹。普通型则有典型症状,比如如高热、从丘疹变为水疱又演变为脓疱。
假设脓疱能逐渐干燥,慢慢脱痂而体温下降,那就是熬过去了。但还有重型病,全身脓疱会迅速大面积融合,伴随高热出血症,那往往难逃死劫。
面对这样来势汹汹的病症,很久之前大夫们就开始想应对之策。
清朝使用的人痘术其实由来已久,大致能溯源到唐宋。在明朝年间形成了一定规模,而康熙掌权之后下令推广。
这能从医书中得到证实。
明朝嘉靖年《痘疹心法》、明末医案专著《寓意草》、清初《三冈识略》等等都有提及人痘法,并且说明了它们的利弊。
人痘术在几百年的流变中渐渐趋于成熟,从早期浆法到旱苗、水苗法。前些年,俄罗斯人也慕名而来,向清廷请求京城学习人痘术。
换言之,如今朝廷认可接种人痘预防天花,只是推向民间时无法覆盖全面。
原因多种多样,既是担忧人痘的风险性,也因为接种者的财力提出要求。
接种人痘,约等于是进行了一场弱化的天花感染,根据不同接种方法不同而风险有高有低。
且不提百姓能不能有钱种痘,单说从接种到直至出痘就有很多细节问题。
谁去种痘?谁去照顾接种者?如何确保去照顾的人不被传染?是不是能有单独辟出的房间供隔离直至出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