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恍恍惚惚:“是我们赵家沟吗?我们赵家沟通电了?”
为了准备高考,从2月份到现在,她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每天睁开眼就学习,困的吃不消了,就在教室里把桌子变成床,直接睡一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田蓝笑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你们可不能忽视了身边的变化。要是高考写作文,能用自己身边事作为素材来反映问题,才有真情实感呢。”
大家已经顾不上听她长篇大论,全都伸长了脖子。
拖拉机越开越近,等到了赵家沟村口,车斗里的人都迫不及待地跳了下去。
天哪!是电灯,亮堂堂的电灯,家家户户都点亮的电灯。
那么明亮,那么璀璨,就好像电影队的人下乡放电影的大灯一样。黑黢黢的夜,也能清楚地看清人的脸。
吴秀芳看着一盏盏明亮的灯,突然间想到了兰花花造句的时候,笑着写下的一句话: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她想这话是对的,即便考不上大学,即便要继续留在农村,也未必黑暗一片。
农村的黑夜,也能点燃明亮的灯。
第133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捉虫)
预考成绩出来极快, 刚考完一个礼拜,田蓝还在新盖好的淀粉车间里跟着技术员一块安装机器,大喇叭里就响起了通知。
分数出来了, 筛选名单也上墙了,请广大考生自行前往公社中学查看。
这回不知道是不是心疼考生会遭遇大型社死现场, 反正广播里没报名单。
刚刚招揽进淀粉作坊的社员们立刻催促田蓝:“快去快去,看看考得怎么样。”
她自己倒无所谓,还忙着带大家工作:“没关系, 陈立恒在公社呢, 他会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