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第 53 章

铁血宋徽宗 文绎 3030 字 2022-10-01

“那也得找吧?”

……

赵煦悠然的看着弹劾赵佶的奏折,看御史和一些官员骂的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叫人看着都舒服,省得亲自骂他了。

宫内宫外平静无波,夏季正是农闲时节,安安稳稳的等着丰收,倒是一个服劳役的好时候。

信里附上的米饭教给了东廊,做出来确实还不错,尤其是写好的蘸料比例,和他调出来的差不多。

官家也不能夏季出去骑射,怕踩踏良田,就在宫里对着墙壁树了靶子,练练射箭。

犹记弟弟在临别书信中的期盼,佶儿想找揍!

御侍轻轻走进屋,低声道:“启奏官家,孟皇后请您过去,说福庆公主病入膏肓,想见您。”

可怜的大女儿几次病入膏肓,太医院都束手无策,特意请钱乙来看过了,也无法用药。孟皇后依然不信,但他已经做好准备。

赵煦叹了口气:“也罢,看在公主的份上。”虽然和刘清菁也有一个女儿,但这个长女是最爱的。

孟眉娘虽然不是盛装,也是用心打扮了。以‘要想俏一身孝’为主打风格,白褙子雪白的百褶裙,眼睛旁边淡淡的擦了点脂粉,泫然欲泣,头上插戴的除了芍药花就是珍珠花。

赵煦淡淡的看了她一眼,不咸不淡的说:“你也要保重身体。”

也没注意孟眉娘说了什么,就抱着福庆公主和她轻声说话。

小公主病的昏昏沉沉,瘦小憔悴,还是乖巧惹人怜爱的样子:“爹爹别走……”

赵煦就留到了晚膳时间,试图喂她吃点东西,但小公主已经睡着了。

孟眉娘:“天色已晚,官家的晚膳也送了过来,就在这儿吃吧。”

赵煦想了想:“可以。”

“赵佶私自出逃,让官家这样担心,这不是火上浇油么。”

“朕不太担心。”赵煦淡淡道:“现如今民风向好,而佶儿的武功不差。”他也做了一个月的计划,方方面面都计划周全,哼,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能跑到哪儿去?我还知道他的目的。现在就等章楶了。

“是啊。”孟眉娘频频试图提起话题:“听说现在百姓们对官家感激不尽,如今的新政,比熙宁党人(神宗时期新政)、元祐党人执政时还好。百姓们家有余粮,还有了余钱,官家泽被天下。”

赵煦每天都被人赞美,微微颔首:“用膳。”

孟眉娘小心翼翼的笑着问:“臣妾的养母前些日子进宫时,带了一瓶宫外的好酒,官家尝尝么?”

“行啊,拿来我尝尝有多好”

孟眉娘忙吩咐侍女:“去拿烧热了拿来。快点。”

很快端上来,青瓷莲花温碗里一壶热酒,斟满一杯,琥珀色的酒液略有点药味。

官家端起来喝了一盅,没细细品味,觉得回味有些奇怪:“这是药酒?什么药?”

“是滋阴补肾的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官家多吃几盅,倘若有效,那就谢天谢地。”

赵煦还是觉得不对劲,主要因为这是孟眉娘拿来的:“去传太医,看看这和我现在吃的药相冲与否。”

孟眉娘紧张的站起来:“官家,何必如此,难道我能害您不曾?”

可惜官家心意已决,不打算商量。再不吃酒,一边吃饭一边等太医。

等着等着,就觉得浑身暖洋洋,热乎乎,还有一股暖流往丹田处走,就觉得格外兴奋。

赵煦心里格外疑惑,有反应是一回事,思维还在。

自己怎么可能吃着吃着饭,突然有如此强烈的感觉?一定是她这壶酒里的药……这是最奇怪的东西。

孟眉娘看出他脸色有变化,雪白的脸颊上微微发红,不只是酒兴,如玉山倾倒。情难自已的凑过去,挨挨蹭蹭:“官家,你我许久未亲近过了。今夜不如宿在此处?”

赵煦气的七窍生烟:“你竟敢用药暗算朕!”

跟来的大太监,御侍等人惊的倒吸凉气,就连皇后宫中的女仆也战战兢兢的跪了一地。

史官震惊的笔都掉了。

孟眉娘一把抱住他,硬往上亲:“夫妻敦伦,怎么能说是暗算。倘若官家每个月都留宿几次,我何必除此下次。”

赵煦心中厌恶无以言表,一下子没挣开,再加上‘把柄’被人抓住,身体有些无力。只是越发厌憎皇后,呼喊自己的随从:“来人,护驾!护驾”

孟眉娘:“我所求不过一夕欢好,官家何必吝惜!”

官家身边的御侍几乎是把皇后抬起来的。

孟眉娘知道他想废后,也知道他只喜欢女儿不喜欢自己,这也算是孤注一掷,打算说(音:睡)服官家。

太医院派来俩儿科医生。皇后宫中叫太医,只有儿科问题。见了官家的‘小烦恼’和半壶残酒,给官家号脉,又舔了一口酒:“启奏官家,这是京中惯用的春酒,少量服用可以助兴,对身体并无大碍。”官家这是喝完酒才担心身体问题?这酒就是助兴用的,有些人借酒装疯,在秦楼楚馆中显得格外癫狂。其实能控制住自己。

俩人开始认真劝说官家不要用药。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生理期之前状态不好,写的特别慢。一直写到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