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所当然地,他没收到任何回复。那本书想必也淹没在众多粉丝送的各式礼物中,搞不好连封皮都没拆过。
喻文州的第一张专辑名字是《蓝》,除了收录他比较出名的几首歌外,主打歌叫《我们还有很多个夏天》,从曲调到歌词,整个风格都很小清新。黄少天其实挺难想象喻文州穿着白衬衫坐在教学楼下的花坛边抱着吉他边弹边唱的画面,他觉得这种校园王子的画风根本不适合他,虽然那首歌很美很治愈,不过黄少天还是从他的声音里听出一股慢悠悠不着急的味道来,仿佛太阳底下的万事万物,没有什么值得他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怦然心动。
当然啦,这只是他的个人看法。那些小姑娘粉可绝对不这么想,总之v里骑着单车旅行、在屋檐下等雨的喻文州对她们就是世界第一的哦叽撒麻。
黄少天在专辑发行的时候,大爆手速抢到了一套珍藏特典纪念版,后来不舍得拆开听,又买了两张,一张放车里,一张放家里。附赠的海报他也没贴墙上,而是折了起来,夹在那一年的行程记录本中。
黄少天只去过一次喻文州的演唱会。从这点上来说,他大概不算一个称职的铁粉,顶多就算是个路人粉,比较长情的那种。喻文州的每张专辑他都买两份,后来随着趋势改以电子发行为主,他就没办法买两份了,变成每个平台买一次。喻文州的歌陪伴他度过许多咬着烟头敲打键盘的夜晚,但对于跑到别的城市去听他的演唱会,黄少天倒还真的没有多么热衷。
那次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交完一篇稿子,像条咸鱼一样摊在椅子里,忽然网页上就跳出一条心灵鸡汤小广告:你有什么愿望吗,有什么遗憾吗,今天就行动,今天就实现!世o佳o网,bb……
鬼使神差地,黄少天搜了一下喻文州的演出会消息,就在下个月,在他隔壁城市。他买了票,提前一天飞过去。
去演唱会的观众什么年龄段都有,像他这样快三十的男人不少,不过陪女朋友的居多。一看就还在读书的女孩也很多,瞧着他们,黄少天就想起当年那些跟他一起粉刚出道那个喻文州的妹子们。
演唱会的氛围是很奇妙的。即使可能从头到尾也没法真正近距离接触到你的偶像,但在那种集体狂热的无意识浪潮中,你会不知不觉地从坐变成站,从站变成上蹿下跳,从跟着台上的人哼唱变成大声呼喊——黄少天去之前还在想,肯定不能跟那些热情的小姑娘一样嗷嗷尖叫啊,结果到了结尾的时候,他嗓子也基本哑了。
在那团迷雾一般、宛如梦幻的灯光与声浪里,他挥舞着已经很久没打过球的手臂,青春化作一道炽热的蒸汽,从他的耳朵里飘散出去。
他不知道怎么描述台上的喻文州。在那些炫目的舞蹈,心跳般的节奏之间,他也会坐在钢琴边,唱上一两首慢歌。镜头将他的侧脸打在大屏幕上,烟雾和变幻的光线让空气有点模糊,不过黄少天还是能看到他经由电波与信号转换而来的轮廓,他弹着琴,神态沉静,就好像这份沉静才是属于他的真正面孔。
我知道他就是这样,黄少天想,在这一个瞬间,我非常能明白。
在最后的最后,喻文州对着观众说,要送给他们一首特别的歌。有人把吉他递给他,他弹了两下,就着这单薄的伴奏,唱的是当年那个选秀节目里他第一次唱的那首歌。
黄少天听着听着,轻轻哼了起来。
演唱会结束的时候,黄少天旁边的姑娘泪流满面,他只好把自己兜里剩下的面纸都给了她。这个姑娘估计是从当年那个节目追到现在的老粉丝,吉他声一响就开始哭了起来,到散场都没停下来。
“谢谢……”她呜咽着接过黄少天的纸巾,“你也是从那个节目开始就知道他了对吧?我听到你在跟着这首歌唱。”
“呃,是这样没错。”黄少天说。
“不过你真是完全不在调子上!”姑娘破涕为笑。
黄少天:“……”
晚些时候,在回程的飞机上,他还在思考这个问题。也许老天给了他卖字为生的天赋,就拿走了他的音感也说不定。这都是没准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