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没有报上姓名便直接进入亭中,我是——”
没想到那人突然抬手将食指置于唇前,打断了他的话。
“名字,可是最短的咒。与陌生人相遇之时,不要上来就报上姓名。”
源博雅听了愣了一下,还以为对方不想与他交往,感到有些沮丧,一般的礼仪是报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对方自会报上名字。拒绝他通报,代表着对方也不想告诉他自己是谁。
“我知道您是谁,我知道您会在此时来这里,所以我才会先来一步,在这里等您前来。”
没想到对方突然说出让人惊讶的话语,源博雅先是一愣,有些惊奇。
随即一想,自己是听到庭院中的话才来此地,也倒不是完全不可预测,如果此人特意派人去庭院说那些话,那么他的确会很快赶来。
博雅有些好奇的看向对方,发现对方意外是个相当俊俏的美男子,而且是那种清秀又很有气质的类型。
说实话,平安时代的审美与现代人不同,提倡白皙的皮肤,蚕豆大的眉,甚至流行涂黑齿。
这在现代看来是匪夷所思的审美,但放在时代的眼光来看,却能轻易理解,这是必然的结果。
就好像唐朝的时候以肥为美,杨贵妃就是一个胖美人,为什么呢?
因为丰盈代表在食物短缺的时代是富足的生活,可以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到了现代就反过来了,最便宜的食品都是一些高热量的垃圾食品,形体与健康的关系也广为人知,因而体态适中或偏瘦反而是美。
在平安时代也是如此,比如贵族不喜食血肉,更偏向鱼类和蔬菜,不光是因为佛教盛行的缘故。
一来这个时代的岛国人的味蕾比较寡淡,太过浓烈的味道尝起来对他们来说太强烈了,在没有黑胡椒等香料的年代,肉类的确味道很浓重。
二来这也跟时代有关系,一般只有平民才会猎取兽肉为食,而贵族们可以享受耕种的米与海鲜与鱼类,于是饮食也成为了身份的象征之一。
同样外貌上的审美观也是因此缘故,你仔细想,过于白皙的皮肤跟眉毛过于稀疏这些特征一般发生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