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左看看右看看,两位妹妹年纪相当,又人品卓越,正是和她那对双胞胎弟弟相配呢!
想起来两个儿子一样的弟弟,元春又环视张望,叫宝玉宝璁进来相见。
宝玉宝璁进来,见了元春就要恭恭敬敬跪下,元春忙叫人搀扶起来,招手叫到身边细看。
虽是两张几乎一模一样的脸,可一个浑身机灵乖巧,一个气质玉树挺拔,再没什么可错认的。
元春便含笑拉着左边那个道:“这个是宝璁!”又瞧右边那个道:“这个是宝玉!”
“是是是!”贾母笑眯眯道:“你认的正是!”
王夫人也笑着道:“他们打小就是你照顾的。这么多年了,你一眼就能认出来,可见他们都在你心里呢!”
一应正式礼仪都已完毕,元春便带着众人一同游玩大观园,回到正殿,王熙凤已经命人将正殿里重新收拾了,摆上了宴席。
亲人围在一处,亲亲热热吃了饭,酒席撤下,丫头们又井然有序地上茶和点心来。
元春是个才女,好不容易回家过元宵,便请几位姐妹和宝玉宝璁,用大观园里景色的题名作诗。
宝玉分了怡红院、蘅芜苑两首,宝璁分了潇湘馆、稻香村两首,其余姐妹都作一首。
两兄弟书案相邻,站在那里冥思苦想的,真真是难兄难弟了!
宝玉是因紧张,一时想不起好词句来,抓耳挠腮的。
宝璁虽一向对作诗没什么兴趣,但觉得自己已经考了秀才,也不甘心太落后,便逼着自己苦苦思索。
姐妹们都有诗才,早就把写好的诗送上去给元春品读了。
宝璁勉强写好了潇湘馆的那首,又修修改改,读来读去觉得还行。扭头去看宝玉,只见宝钗站在宝玉旁边,正说着些什么。
宝璁书案前,落下片阴影来,抬头一见,正是林黛玉。
林黛玉笑嘻嘻道:“你看什么?诗写好了么?”
她笑意里带了些俏皮,一副看好戏的样子,显然是想起了宝璁以往逃避作诗做的那些好事来了。
宝璁果然脸皱成了一团,苦恼道:“只勉强写了潇湘馆的一首。”
林黛玉扑哧轻笑了一声,偷瞧了周围一眼,从袖子里掏出张折纸来,迅速地扔在了宝璁书案上。
宝璁惊愕地望了林黛玉一眼,只见她侧身站在书案前,翘了翘唇角,轻声对他道:“另一首早替你作好了,你只管抄上去。”
说着,她便装作没事人一样,施施然过去,和惜春站在一起说笑去了。
宝璁把折纸摊开一看,果然是林黛玉写的一首“杏帘在望”。遂感激地对林黛玉笑了笑,宝璁把两首诗都誊抄了一遍,和宝玉一起将诗作呈了上去。
元春细细看了一遍,称赞道:“这首杏帘在望写得最好,当为魁首。”
又夸宝璁:“果然考了秀才,宝璁出息了!”
宝璁欣喜,朝林黛玉挤挤眉眼感激:谢谢林妹妹!
林黛玉小脸难得红扑扑的,高兴得很:元春大姐姐说我写的诗是魁首!
宝玉耷拉着脑袋,郁闷:秀才怎么了?秀才还不是得请林妹妹写诗作弊么!
宝钗见宝玉不高兴,便悄悄走到他身便,笑着安慰道:“你的诗虽不是魁首,大姐姐也夸你写得不错呢!”
宝玉原就是小孩子心性,想到元春也夸了他,且他的两首诗都是自己写的,比宝璁好多了,于是便又高兴起来。
众人又拥着元春去看戏,元春一边看戏,一边却悄悄地在看贾母等人的神色,见大家都笑容满面,她心里也觉得十分欢喜。
众人都沉迷在戏文里,宝璁却悄悄拿了早就准备好的锦盒,去元春身边,恭敬递给她道:“大姐姐,我平日里喜欢雕刻些玉石首饰,家里人人都有,这些是我特意留了给你的!”
元春不曾想自己还能收到小礼物,便欣喜打开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