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 25 章

花博士的老伴前些日子染上风寒,去回春堂看大夫的途中给百花楼领走。百花楼的伙计同她说,是药三分毒,唯有百花膏浑身是宝,吃了能叫人长生不老。老太太许是年老头昏,出手便搬回几百两银子的百花膏,当成治病的药日服三帖。没想到吃着六七日还不见好。等花博士回家,老太太已经只剩半口气,再送回春堂便没救了。

吃药吃出了人命,花博士当然要找百花楼讨个公道。不想那百花楼的掌柜丝毫不怕,亲自领了伙计过来给花博士击鼓喊冤。

那吴掌柜不忘趁人多打广告:“各位父老乡亲看好了啊。我们百花楼身正不怕影子斜。我们卖的都是真药。相信县令大人一定会为我们主持公道!”

他们这么理直气壮,反倒叫告状的花博士心虚。

花萼楼问老人有没有把药膏带来。

老人从腰间取出几只竹筒子。竹筒外边刻着百花楼三个小字,里边装着的便是膏方。花萼楼但用小尾指勾出一些,放到鼻间一闻,里边的药方便了然于胸。

所谓「百花膏」,不外乎是些薄荷、柑橘、梨片等几味寻常食材碾碎了加糖浆勾兑而成,甚至连正儿八经的入药的花都没有。一般吃是吃不死人的,却也不可能治好病。恐怕正撞上老太太风寒入体,被寒凉的梨片一催,病情变得更重,再加上久拖不治,于是酿成悲剧。

67.

县老爷升了堂。左边跪着老花匠,右边跪着吴掌柜。

老人指着吴掌柜控诉道:“他们卖的膏药根本不能治病。我家老伴就是上了他们的当,这才没命的呀。求青天大老爷做主!”

花萼楼帮着在旁边解释一番,百花膏里有几味药,哪些是风寒吃不得的。

大夫医死人是常有的事。上了公堂也不过赔些钱。余县令一大早起来就被鼓声惊扰,憋着一肚子气,拍过惊堂木,叫百花楼赔钱了事。

那吴掌柜横了心不肯赔钱。赔钱事小,要让周围的百姓知道他卖的只是寻常膏药,百花楼哪里还有钱可赚。吴掌柜拱手一拜:“大人且慢。今日是小人击的鼓,要告,也是小人告他。”

满堂轰然。没想到吴掌柜反倒告起了受害者。

赵师爷在大人耳边嘀咕两句,外边的吃瓜百姓听不清,习武的花哥耳朵可精。师爷说的是:“百花楼上头有人。”

余县令顿了顿,再拍惊堂木:“你击的鼓,合该你告。你要告老头儿什么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