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的这两人相谈甚欢,越谈越投机,虽然唐来凤不懂雪莱和托尔斯泰,也不懂李白杜甫,但她对生活的感悟,让蔡老师受过创作的心灵,得到了很好的慰藉,而且蔡老师也不想再和人谈论什么风花雪月了。

在农场的十来年,风花雪月已经彻底埋葬了,不如一个土豆实在,他就想和唐来凤聊聊柴米油盐,锅碗瓢盆。

两人聊得时间都忘了,不知不觉过去了近一个小时,寿校长的茶都续了五六回,厕所也跑三四回了。

“看来小蔡和唐来凤同志聊得很投机嘛,哈哈。”寿校长打趣。

唐百山也笑容满面,“聊得来就好,寿校长留下来吃便饭。”

“那我就不客气了,到时候办喜酒我还要穿皮鞋的。”

寿校长肚子是真饿了,早上喝的那碗泡饭,早扔给茅房了。

“皮鞋是肯定的,还要给寿校长媒人红包的。”唐百山笑得眼睛都眯了,女儿嫁出去他就没心事了。

【作者这边有个风俗,结婚办喜酒时,要给媒人买皮鞋穿】

屋子里欢声笑语,大家都觉得蔡老师和唐来凤肯定能成,马上又可以办喜事了。

张满月和许金凤在院子里杀鸡,六七斤重的肥鸡,肚子里的油黄澄澄的,许金凤烧起了稻草,张满月拎着鸡烧毛囊,婆媳俩合作默契。

“妈,看来年前又能办喜酒了,好在家里的猪都养肥了。”

“肉肯定不愁,我现在愁的是礼金,你说要不要收?”

张满月想得更遥远,收了怕别人说闲话,不收又心疼。